时间: 2025-04-25 00:3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38:37
寻常自怪诗无味,
虽被人吟不喜闻。
见说与君同一格,
数篇到火却休焚。
我常常觉得自己的诗没有韵味,尽管有人吟诵我也不喜欢听。听说你的诗与我风格相同,但我写的几篇却已经到了“火”的地步,还是不要烧掉它们为好。
“到火”可以理解为诗作被认为是不堪入目的,甚至可能被焚烧的命运。这是一种对自己创作的谦卑与自嘲,也体现了古人对诗歌创作的严肃态度。
姚合(约公元780-842年),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喜好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
本诗写于姚合的晚年,可能是他对自己诗作的反思,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不满与自我怀疑,同时也透露出对朋友李干的尊重与期待。
这首诗以自我反思的方式展开,姚合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怀疑与不满,体现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态度。开头“寻常自怪诗无味”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失望,认为自己的诗歌平淡无奇,缺乏吸引力。接着“虽被人吟不喜闻”则显示出他对他人评价的不在意,似乎更在乎的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不是外界的认可。最后两句提到与李干的诗风相同,显现出对于同道中人的赞赏,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自身创作失落的无奈。整首诗既有自谦之意,也有对友人的敬重,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出诗人对自我创作的反思与自我怀疑,同时蕴含着对友人的敬意与寄托。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满
B. 自省
C. 无聊
“寻常自怪诗无味”中“自怪”是什么意思?
A. 自我责备
B. 自我欣赏
C. 自我安慰
诗中提到的“火”象征着什么?
A. 繁荣
B. 毁灭
C. 光明
姚合的《寄李干》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反思,但姚合侧重自省,而白居易则更多关注人事的变化与感伤。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创作的态度与情感的不同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