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

《洞仙歌》

时间: 2025-04-26 14:46:13

诗句

碧城风物,有湖中天地。

长笑义娥不停轨。

记蟠桃枝上,金母嗔尝,回首处,还又三千岁矣。

料仙人拊顶,曾授长生,名在云琼赐书里。

懒上郁萧台,应厌高寒,飘然下,赤城游戏。

且山泽留连作臞仙,不要管蓬莱海中尘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6:13

原文展示

洞仙歌
作者:范成大

碧城风物,有湖中天地。长笑义娥不停轨。记蟠桃枝上,金母嗔尝,回首处,还又三千岁矣。料仙人拊顶,曾授长生,名在云琼赐书里。懒上郁萧台,应厌高寒,飘然下,赤城游戏。且山泽留连作臞仙,不要管蓬莱海中尘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湖泊景色,仿佛在湖中也拥有着天地。长笑的义娥(汉代的仙女)似乎从未停下过她的舞步。回忆起那蟠桃树上,金母(西王母)曾因品尝桃子而生气的样子,转眼间又过去了三千年。想必那些仙人轻轻拍打头顶,曾经授予我长生不老的秘诀,那个名字就藏在云琼中赐予的书卷里。我懒得再上那郁萧台,肯定是厌倦了高冷的寒风,飘然下去,去赤城游玩。且让我在山川河泽中留连,做个瘦弱的仙人,不去理会蓬莱海上扬起的尘埃。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城:青山绿水的城市。
  • 义娥:古代神话中的仙女,是美丽与长寿的象征。
  • 蟠桃:传说中西王母所栽的桃树,果实能延年益寿。
  • 金母:指西王母,掌管长生不老的神祇。
  • 云琼:形容天上云彩和美玉,常用来指代美好的事物。
  • 赤城:传说中的仙境之一。

典故解析:

  • 蟠桃:源于《山海经》与《西游记》,传说中蟠桃三千年一熟,吃者可长生不老。
  • 西王母: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掌管西方的仙境,常常与仙桃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仲淹,江苏人,诗人、词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以词闻名,风格多样,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在此背景下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借助仙人和自然景色来表达对长生与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洞仙歌》以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诗中描绘的“碧城”与“湖中天地”,不仅是外在的自然景色,更是内心世界的映射。作者通过“长笑义娥”的形象,表现出对自由与快乐的向往,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蟠桃枝上,金母嗔尝”,不仅引入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人形象,还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追求。“回首处,还又三千岁矣”,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然而诗人却选择了“懒上郁萧台”的态度,反映出对高冷世界的厌倦与对自然的依恋。

最后,诗人选择“山泽留连作臞仙”,表明了他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景色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城风物,有湖中天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暗示心灵的宁静。
  • “长笑义娥不停轨。”:义娥的欢笑象征着永恒的快乐与自由。
  • “记蟠桃枝上,金母嗔尝。”:引入古代神话,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 “回首处,还又三千岁矣。”:感叹时间的无情,人生的短暂。
  • “料仙人拊顶,曾授长生。”:想象中的仙人给予长生的秘法,渴望超脱。
  • “懒上郁萧台,应厌高寒。”:表现出对高冷环境的厌倦,向往自然。
  • “飘然下,赤城游戏。”:选择轻松、快乐的生活方式。
  • “且山泽留连作臞仙。”:在自然中遨游,追求内心的自由。
  • “不要管蓬莱海中尘起。”:不在乎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对称结构使其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出作者对长生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城: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场所。
  • 义娥:代表着自由和快乐。
  • 蟠桃:象征长生与不老的愿望。
  • 山泽:代表自然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义娥”指的是哪一类人物?
    A. 仙女
    B. 战士
    C. 诗人
    D. 商人

  2.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碧城”象征着___

  3. 判断题:作者在诗中对高寒的环境表现出喜爱。 (对/错)

答案:

  1. A
  2. 理想的生活场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范成大的《洞仙歌》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融洽,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洒脱。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形式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论》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赵东野 谢南剑黄使君赠松纹剑 溪南春晓 挑濠歌 田蛙歌 题圆觉寺小轩 题信丰县览秀亭 题信丰县城门六首·清平 题信丰县城门六首·民信 题信丰县城门六首·禾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效死弗去 刀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跷怪 缧绁之苦 艺术品 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来函 缺政 来来去去 汉语 以大欺小 西字头的字 强聒不舍 靣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