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 其一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4 03:16:24

诗句

画閤围香里,明窗宴坐中。

兵符不须篆,丹转药炉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24

原文展示:

画閤围香里,明窗宴坐中。
兵符不须篆,丹转药炉红。

白话文翻译:

在香气四溢的房间里,窗明几净,宴会上欢聚一堂。
不需要用兵符来宣告,药炉中的丹药正翻滚着红色的火焰。

注释:

  • 画閤:画有花纹的门扇,指精美的门。
  • 围香:房间内散发的香气。
  • 明窗:明亮的窗户,象征着光明和清新。
  • 兵符:古代用以传达命令的符节,此处比喻不需要战争和冲突。
  • 丹转:丹药在炉火中翻滚,表示炼丹或制药的过程。
  • 药炉红:象征着药物的热度和生机。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兵符”和“丹药”二者的对比,暗示了和平与安宁的生活状态。古代常用丹药来象征修炼和长生,兵符则与战争和动乱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平,号澄清,浙江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民间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端午节期间,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庆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和平与安宁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端午节的欢庆气氛。首句“画閤围香里,明窗宴坐中”展示了一幅祥和的场景,门口的画閤和室内的香气交相辉映,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接下来的“兵符不须篆”则引入了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珍视。最后一句“丹转药炉红”不仅描绘了炼丹的场景,还寓意着节日的热烈与生机,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安宁与动乱,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节日的珍视。诗中充满了对家庭团聚、幸福生活的赞美,展现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画閤围香里:描绘了一个清雅的环境,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愉悦。
    • 明窗宴坐中:强调了宴会的欢快气氛,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 兵符不须篆:表达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 丹转药炉红:表现出活力与生机,象征着美好生活的希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丹药和兵符分别象征着和平与冲突,营造出鲜明的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和平安宁的生活,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美好、愉悦的生活环境。
  • 明窗:代表光明、希望,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 兵符:暗示战争与冲突的象征,表现出对和平的向往。
  • 丹药:代表健康与长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兵符不须篆”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战争的渴望
    • B. 对和平的向往
    • C. 对权力的追求
  2. “明窗宴坐中”中的“明窗”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暗淡的生活
    • B. 光明和希望
    • C. 战争的阴影
  3. 诗中提到的“丹转药炉红”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禁忌的炼丹
    • B. 节日的热烈
    • C. 冷静的思考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端午日赐衣》: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传统与文化。
  • 《夏日田园杂兴》: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与农村生活,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对比,范成大的诗更侧重于节日生活的欢快气氛,而李白则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范成大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解析与鉴赏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马嵬山(一作李益诗) 立春日 咏壁鱼 吴越怀古 咏鸳鸯 题画豆玉蜀黍 赠陈握卿 次北固山下 还山杂咏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大对头 双喜临门 重岩叠嶂 东宫三师 雨字头的字 包含急的词语有哪些 变化万端 疋字旁的字 柳带 采字头的字 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后悔莫及 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夏网 子字旁的字 砍瓜切菜 二竖为烈 包含恕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