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0:22
沁园春·爱欲无涯
作者: 谭处端 〔元代〕
爱欲无涯,有限形躯,休苦苦疲。
这宿缘分有,儿和女是,他家衣饭,各自相随。
谩使心机,空生计较,大限临头孰替伊。
当须悟,早抽身物外,也是便宜。
蹉跎下手犹迟。
切莫外周游觅妙微。
但尘心起处,皆魔孽认,元初本有,锻炼昏迷。
真静真慈,玄波涤荡,自在逍遥境上持。
千朝后,现灵台一点,光射无为。
这首诗表达了对爱的思考,认为爱欲是无尽的,而人的形体却是有限的,因此不必为此过于劳累。宿命的缘分使男女之间相互依伴,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衣食需要,各自为生。即使心里有计较,到了生命的尽头,那些计较又能有什么意义呢?我们需要领悟,尽早超脱于物欲之外,才是明智之举。耽搁下去只会更加迟缓。不要在外游荡寻求微妙的事物,因为尘世的心念一旦起,就会被魔鬼所迷惑。其实在元始之时,万物本有,经过锻炼才会迷失方向。只有真正的宁静和慈悲,才能像玄波一样荡涤一切,保持在逍遥自在的境地。千年以后,能显现出灵魂的那一点光辉,自然照耀着无为的境界。
谭处端,元代诗人,生平不详,因其作品被后世所传颂而广为人知。其诗风常常融合哲理与情感,深入探讨人性和命运。
《沁园春·爱欲无涯》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时期,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对生命的思考是这一时期诗歌的主要特征。
《沁园春·爱欲无涯》是一首反映人对于爱情与生命关系的深刻思考的诗。诗中,谭处端通过“爱欲无涯,有限形躯”一语,明确地指出了人类情感与生命的矛盾:人对于爱的渴望是无止境的,但身体的限制却让这种渴望难以实现。接着,诗人引入宿缘的概念,强调尽管男女之间有着深厚的情缘,但生活的琐事与个人的挣扎却使得这种关系变得复杂而沉重。
诗中不断提到的“心机”和“计较”,道出了人们在感情中常常陷入的困境——对彼此的猜疑与算计,这不仅耗费了情感的力量,最终还可能导致关系的破裂。面对生命的终结,诗人提醒我们,要学会抽离,超越物欲,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宁静与慈悲。
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强调内心的光明与无为的状态。通过“千朝后,现灵台一点,光射无为”,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境界,暗示着真正的智慧与觉悟是超越世俗之物的。在这一点上,诗人展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慈悲是通向逍遥境界的钥匙。
整首诗探讨了爱情、欲望与生命的关系,主张人应超越物欲,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慈悲,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智慧。
诗中提到的“有限形躯”指的是什么?
A. 身体的局限
B. 心灵的自由
C. 爱情的复杂
“爱欲无涯”意味着什么?
A. 爱情是永恒的
B. 欲望是无止境的
C. 肉体是虚幻的
诗人认为面对生命的终结,应该如何?
A. 继续追求物质
B. 超脱于物欲
C. 深陷于情感
答案:
以上是关于《沁园春·爱欲无涯》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