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1:54
沁园春·刘闼青招饮市楼,并以词赠别。再次前韵奉和
作者: 潘飞声 〔清代〕
吴市吹箫,更隐芦中,士殆穷乎。
看边城抒笑,君为越石,长门卖赋,我愧相如。
易水萧萧,胡尘扰扰,憔悴归来薄笨车。
重携手,谢平原十日,快慰羁孤。
僧房馔供伊蒲。有皛饭清尊仿大苏。
笑铜琶铁板,半生词赋,高楼明月,卅载江湖。
莺燕当筵,鸳鸯按谱,七尺珊瑚击碎无。
拚一醉,话江南烟水,漫赋归欤。
在吴市的吹箫声中,隐约听见芦苇丛中的乐声,士人们似乎已到了困窘的境地。
看那边城里欢笑,君子如同越石,长门卖赋,我深感愧疚如同相如。
易水边风声萧萧,胡人侵扰,归来时我也憔悴,乘坐着简陋的马车。
重逢之时,感谢你在平原上的十天相伴,令我倍感慰藉。
僧房的饭菜简单,却有清酒仿佛大苏的雅致。
在高楼明月下,笑对铜琶铁板,半生的词赋,三十载江湖漂泊。
莺燕在筵席上飞舞,鸳鸯依谱而舞,七尺珊瑚也无能为力。
尽情一醉,谈论江南烟水,漫谈归来的路。
作者介绍:潘飞声,清代诗人,以其才情和文采著称,其作品多体现江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潘飞声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描绘了江南的美丽风光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乡愁与师友之情。开篇以“吴市吹箫”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乐声在耳边回荡,令人沉浸在那种柔美的意境之中。
诗中提到的“长门卖赋”,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自谦,也暗含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接下来描绘的“易水萧萧,胡尘扰扰”则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变迁相结合,表现了身处乱世的无奈和对美好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在节奏上把握得当,情感层层递进,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最后以“话江南烟水”作结,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的深邃与广阔在此得到了升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突出了音乐的美感和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市”指的是哪个地区?
“易水萧萧”中的“易水”指的是?
诗人对友人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潘飞声的诗更为细腻,情感更为丰富。王勃的作品强调离别的悲壮,潘飞声则在离别中融入更多对友谊的珍视和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