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2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28:39
沁园春 其三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归去来兮,竟别公归,轻帆早张。
看秋方欲雨,诗争人瘦,天其未老,身与名藏。
禅塌吹箫,妓堂说剑,也算男儿意气场。
真愁绝,却心忧似月,鬓秃成霜。
新词填罢苍凉。更暂缓临岐入醉乡。
况仆本恨人,能无刺骨,公真长者,未免沾裳。
此去荆溪,旧名罨画,拟绕萧斋种白杨。
从今后,莫逢人许我,宋艳班香。
归去吧,我终于要告别你了,轻帆已经扬起。
看那秋天的雨即将来临,诗人们都因忧愁而消瘦,
然而天仍未老去,我的身影和名声都隐藏在此。
禅室中吹着箫,妓院中谈论剑术,这也算是男儿的豪情。
真愁苦已绝,但心头的忧虑如同明月,鬓发已白如霜。
新诗写完却感到苍凉,暂时不想在临岐时入醉乡。
况且我本就憎恨他人,岂能不感到刺骨的寒冷?
你是真正的长者,难免也沾染了我的忧愁。
接下来我将去荆溪,那里曾叫做罨画,
打算在萧斋周围种上白杨。
从今往后,别再让我遇见那些许诺的女人,
宋艳班香,都是我不愿再回首的往事。
作者介绍: 陈维崧,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的沧桑。他的诗词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内心的矛盾。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面临着人生的选择与思考,诗中透出对时光流逝的惆怅与对人生的感慨。
《沁园春 其三》是陈维崧的一首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别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感受。全诗以“归去来兮”开篇,展示了诗人面对生活与亲友的离别之情,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未来的迷茫。诗中多处提到“秋”和“雨”,象征着凋零与忧愁,秋雨如泪,增添了离别的悲伤感。
诗人通过“禅塌吹箫,妓堂说剑”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及豪情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男儿气概的追求。在“真愁绝,却心忧似月,鬓秃成霜”中,诗人直面时光的流逝与个人的衰老,深刻而又细腻地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最后,诗人以“从今后,莫逢人许我,宋艳班香”结束,表达了对往事的告别与对未来的淡漠,似乎在说即使离开,也不愿再被过去的情感束缚。整首诗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刻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忧愁和时光流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学思考,传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深刻理解与对过去的无奈告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轻帆”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欢聚
C. 旅行
“心忧似月”中的“月”指代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激动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留恋
B. 决绝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