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1:58
高阳台
作者: 张海鸥
毓秀钟灵,餐风饮露,仙姑允绽奇葩。
一树凌空,怡然云里生涯。
曛风半倚开红萼,问此间,谁与横斜。
但凭高漫道孤芳,自许清嘉。
平沙远水南飞雁,算曾经眷顾,几度流霞。
阅尽悲欢,依然采采蒹葭。
当年王母席间客,若倦游,且驻云车。
对庭荫,醉卧何须,故土桑麻。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环境,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灵秀,仿佛和仙女一起享受着清晨的露水和风。高高的树木在云间悠然生长,诗人感慨道:这里有谁能与我一起倾斜着身影呢?我只愿在这里自得其乐,自许为清雅之人。远处的沙滩上,一群南飞的大雁曾经在这里停留过,流霞的美景也曾眷顾这里。经历了各种悲欢离合,诗人依然在水边采撷芦苇。当年在王母的宴席上做客,如今若感到疲倦,不妨在云车上稍作停留。面对庭院的阴凉,醉卧在此,何须再念故乡的桑麻?
张海鸥,出生于当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之时,所描绘的宁静生活展现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反映了当代人对静谧生活的渴求。
张海鸥的《高阳台》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诗中描绘的“毓秀钟灵”与“餐风饮露”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灵动,更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前半部分以“树凌空”展现高洁的生活理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高雅的向往。
转折处提到“问此间,谁与横斜”,这句引发了诗人对孤独与陪伴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诗人回忆起曾经的美好经历,流霞与南飞雁的意象交织在一起,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阅尽悲欢”的沉思,表现出一种超然与释然,最终回归到自然的怀抱。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人生观。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高洁品格的追求,传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仙姑”象征什么?
A. 美丽的自然
B. 理想与超脱
C. 悲欢离合
答案:B
“平沙远水南飞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繁华热闹
B. 静谧悠远
C. 悲伤离别
答案:B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迷茫
B. 忧伤
C. 超然与释然
答案:C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张海鸥的《高阳台》,从而欣赏其诗歌的美妙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