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高阳台 其二 丹铭师命题王忘庵花卉图卷

《高阳台 其二 丹铭师命题王忘庵花卉图卷》

时间: 2025-05-06 20:58:45

诗句

倚槛风骄,笺天语涩,飞光暗触情潮。

骨瘦神寒,拜花心愿迢迢。

山塘七里经行处,剩迷离、烟雨前朝。

掩重门、淡月梨花,清魄谁描。

应无人问春深浅,甚衙蜂梦蝶,不上轻绡。

清白承平,酬它酒瓮诗瓢。

侯门宾客休嗤点,写相思、一寸难饶。

肯年年、草怨红心,韵咽秋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58:45

原文展示:

倚槛风骄,笺天语涩,飞光暗触情潮。
骨瘦神寒,拜花心愿迢迢。
山塘七里经行处,剩迷离烟雨前朝。
掩重门淡月梨花,清魄谁描。
应无人问春深浅,甚衙蜂梦蝶,不上轻绡。
清白承平,酬它酒瓮诗瓢。
侯门宾客休嗤点,写相思一寸难饶。
肯年年草怨红心,韵咽秋涛。

白话文翻译:

依靠在栏杆上,微风轻拂,书信上的字迹模糊,仿佛与我的情感相触。我的身体憔悴,内心却寒冷,向花儿祈愿的心情是那样遥远。走过山塘七里的地方,依稀可见烟雨朦胧中的往昔。轻轻掩上重门,淡淡月光照耀着梨花,谁能描绘这清冷的魂魄?
春天的深浅,应该无人问津,满院的蜜蜂与蝴蝶,也不敢轻易靠近轻纱。
在这和平的年代,借酒浇愁,写下诗歌。侯门的宾客们请不要讥讽,写下相思的情愫却难以释怀。年复一年,草木常怨红心,抑制不住的情感如秋涛般咽喉难忍。

注释:

  • 倚槛:倚靠在栏杆上。
  • 风骄:风轻盈而骄傲。
  • :书信。
  • :字迹模糊不清。
  • 情潮:情感的波动。
  • 骨瘦神寒:身体消瘦,精神寒冷。
  • 山塘七里:指一个特定的游览地点,可能有历史背景。
  • 梨花:象征清冷与孤独。
  • 侯门:显赫的家族或权贵之家。
  • 相思:思念之情。

典故解析:

  • 春深浅: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形容春天的变化,春深象征着缠绵的情感。
  • 酒瓮诗瓢:酒瓮象征饮酒作诗,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詹安泰(近代),字梦白,号忘庵,生于清末,曾任职于地方官,精通诗词,尤其擅长写花卉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一个春天的夜晚,诗人感怀于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记录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詹安泰的《高阳台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倚槛风骄”便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环境,但随之而来的“笺天语涩”,则透出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山塘七里的“迷离烟雨”,象征着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无奈。

诗人用“骨瘦神寒”形容自己内心的苦楚,似乎在向花儿祈愿,却又感到遥不可及的孤独感。随着作品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现实的反思,“侯门宾客休嗤点”,言外之意是对世俗的讽刺与对情感的坚持。在这种对比中,诗人希望表达出内心情感的深刻与真实,尽管外界的喧嚣与冷漠依旧存在,他依然选择用“清白承平”的态度面对生活。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梨花、蜂蝶等元素交织,形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倚槛风骄”: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状态,表达对自然的依恋。
    • “飞光暗触情潮”:暗示内心情感的波动,虽有光芒,却被阴影笼罩。
    • “骨瘦神寒”:寓意内心的苦楚与虚弱。
    • “拜花心愿迢迢”:表达一种渴望与追求,但又感到遥不可及。
    • “剩迷离烟雨前朝”:过去的美好已成迷雾,难以捉摸。
  • 修辞手法

    • 比喻:“飞光暗触情潮”将光与情感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将梨花比作清魄,赋予其灵性,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主题思想

    • 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怀旧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梨花:象征孤独与清冷,代表着内心的脆弱。
  • 烟雨:暗示模糊与不确定,承载着对过去的怀念。
  • 蜂梦蝶: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热闹,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倚槛风骄”中的“槛”指的是: A. 窗户
    B. 栏杆
    C. 门

  2. 诗中“骨瘦神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苦楚
    C. 安宁

  3. 诗人用什么物象来象征春天的生机?
    A. 雪花
    B. 蜂梦蝶
    C. 秋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春天与过往的怀念。
  • 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对情感的深刻反思。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詹安泰的诗更加强调了孤独的内心世界,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自然的豪情与洒脱。两者在同样的情感表达中,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现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经窦车骑故城 早春送宇文十归吴 陕府宾堂览房杜二公仁寿年中题纪手迹 永宁小园寄接近校书(一作羊士谔诗) 悼妓东东 宫人斜 寄南游兄弟 寻道者所隐不遇(一作于鹄诗,题作访隐者不遇) 洛中即事 过骊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手字旁的字 通都巨邑 无远不届 淫学流说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靑字旁的字 言有尽而音意无穷 閠字旁的字 依本画葫芦 包含押的词语有哪些 芊芊 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字象声词大全及用法_常见四字象声词详解 至开头的成语 骈文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肤革 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