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9:27
示子遹
作者: 陆游
吾家太傅后,
衿佩盛青青。
我忝殿诸老,
汝能通一经。
学先严诂训,
书要讲声形。
夙夜常相勉,
诸孙待典刑。
我家是太傅的后代,
衿佩(指衣服上的装饰)光彩照人。
我担任殿堂的诸位老者,
你能通晓一部经典。
学习要先严守诂训,
书法要讲究声韵和形态。
日夜常常相互勉励,
让诸孙们等待典章的教导。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其一生致力于民族的复兴与文化的传承,作品众多,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又有细腻婉约。
《示子遹》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对后代教育的期望和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感。诗中提到的教育理念和学术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
《示子遹》是一首父亲对儿子教育的寄托与期许之作。全诗以自我引入,强调了家族的文化传承和教育的重要性。开头两句提到“吾家太傅后,衿佩盛青青”,不仅展现了家族的显赫,也暗示了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与责任。接着,作者表示自己在众多老者中担任一员,所承担的责任感愈加沉重。他希望儿子能通古今经典,成为有学问的人。接下来的句子则强调学习的严谨性和书法的讲究,体现了陆游对教育细节的重视。
诗中“夙夜常相勉”一句,传递出一种父亲对儿子的教导与关心,表现了教育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此外,最后一句“诸孙待典刑”既是对后代教育的希望,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严肃的教诲,也充满了父爱的深厚,表达了陆游对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后代教育的期望与责任,强调了学习的严谨性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表现了陆游作为父亲的关爱与期盼。
陆游的家族背景是什么?
在诗中,作者希望子孙能通晓什么?
“夙夜常相勉”意指什么?
陆游与朱熹的诗作,陆游更侧重于家族教育和责任感,而朱熹则更多地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心的修行。两者在教育思想上有相辅相成之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