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4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43:13
长亭怨
作者: 谭献 〔清代〕
看春老飞花飞絮。燕子来时,绿窗朱户。
不浣闲愁,漫煎离恨奈何许。
妾魂销矣,最恨是沙头树。
相送客舟行,却不道天涯从此。
欲暮。想征衫乍解,双袖泪痕无数。
玉环锦带,是纤手背人亲付。
算此后步步关情,似花发空阶无主。
更不遣分明凄断,柔肠一缕。
春天渐渐老去,花瓣和柳絮四处飞舞。
燕子归来的时候,窗户是绿色的,朱红色的门扇。
我无心去洗涤那闲愁,漫漫煎熬着离别的痛苦,这究竟该如何解脱呢?
我的魂魄已经销毁,最怨恨的就是那沙头的树木。
送别的客船远行,却没有人说从此天涯各自分离。
天色将晚,想要解下征衣,双袖上泪痕无数。
玉环和锦带,是那纤细的手背给我亲手相托。
自此之后,步步都充满了情思,像花开满空阶却无人欣赏。
更不愿意让人明确地感受到那凄凉的断绝,只有一缕柔肠在心。
谭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清雅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离别的感伤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长亭怨》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离别的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爱情和离愁的深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在一起,使其成为清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长亭怨》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离别的哀愁。诗开头以春天的景象引入,飞花飞絮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迁,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脆弱。燕子归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与之相对的是“闲愁”和“离恨”,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接下来的句子“妾魂销矣,最恨是沙头树”,情感愈加浓烈,沙头树成为了离愁的象征,表达了对离别的强烈怨恨。诗中“欲暮”一节,描绘了即将分离的情景,双袖泪痕无数,展现了那种无法自持的悲伤。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露上层层递进,最后以“柔肠一缕”收尾,既是对离别的无奈,也是对未来情感的无限牵挂。诗人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营造出了一种凄美的氛围,使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与无奈,融入了春天的景象与个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看春老飞花飞絮”中的“春老”意指什么?
“妾魂销矣,最恨是沙头树”中“沙头树”象征什么?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