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朱放

《赠朱放》

时间: 2025-07-27 21:18:33

诗句

野客归时无四邻,黔娄别久案常贫。

渔樵旧路不堪入,何处空山犹有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18:33

赠朱放

原文展示

野客归时无四邻,
黔娄别久案常贫。
渔樵旧路不堪入,
何处空山犹有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游子在归乡时的孤独和无奈。野外的旅客在归来的时候没有邻居相伴,黔娄(意指穷困的家庭)分别已久,家里仍然贫穷。曾经熟悉的渔樵小路已经无法再走,空旷的山中依旧有人在徘徊。

注释

  • 野客:指在外游荡的人。
  • 黔娄:指贫困的家庭,源自《诗经》中的“黔”代表黑色,象征贫穷;“娄”指的是家。
  • 渔樵:指捕鱼和砍柴的人,这里代表了乡村的日常生活。
  • 空山:指的是人迹罕至的山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字子云,号山人,出生于苏州,生活在唐朝中期。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顾况的作品多具哲理性,关注人性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归乡之际,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现状的感慨。诗中透出一种孤独、贫困的情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生活困境。

诗歌鉴赏

《赠朱放》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归乡时的内心感受。开篇“野客归时无四邻”,直接表露了作者的孤独感,暗示在外漂泊的游子即使回到故乡,却没有人来相迎。随后的“黔娄别久案常贫”,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即使回家,生活依然贫困,与外界的隔绝感愈发明显。

“渔樵旧路不堪入”,这一句则通过对往日熟悉小路的提及,营造出一种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现实却是无法再走那条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结尾一句“何处空山犹有人”,则点明了即使在幽静的山林中也有人的存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孤独。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令人对作者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客归时无四邻

    • 此句表现了游子的孤独与寂寞,归乡却无邻里相伴,显得更加凄凉。
  2. 黔娄别久案常贫

    • “黔娄”象征着贫困,表明游子离家已久,家中仍然贫困,暗示家庭的变故与生活的艰难。
  3. 渔樵旧路不堪入

    • 指曾经熟悉的小路不能再走,表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生活的改变。
  4. 何处空山犹有人

    • 尽管身处空山,依然有人,这句引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关系,如“渔樵旧路”和“何处空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用“野客”、“渔樵”、“空山”这些意象,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关系,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对比与描写,传达出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野客:象征流浪与孤独。
  2. 黔娄:代表贫困与家庭的困境。
  3. 渔樵旧路:承载着往日的记忆与乡愁。
  4. 空山:象征寂寞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黔娄”指的是什么? A. 富有的家庭
    B. 贫困的家庭
    C. 游子
    D. 自然环境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渔樵旧路”象征着___

  3. 判断题:诗的结尾表达了人迹罕至的空山中依然有人,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疏远。(对/错)

答案

  1. B
  2. 过去的美好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友人》韦应物

诗词对比

对比顾况的《赠朱放》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采用了自然景象来表达孤独和思乡之情,但顾况更侧重于游子的孤独感,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意象表现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查询

孤云 送友人进士许棠 宿齐山僧舍 秋夜 送友人东归 送友人归袁州 送朴充侍御归海东 望巫山 浮汴东归 懊侬曲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毋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包含旷的成语 玄都坛 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贬的词语有哪些 鼷鼬 留连不舍 浓妆艳质 小字头的字 大块朵颐 盲瘖 氏字旁的字 寿终正寝 年久日深 傞傞 粗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