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3:36
咏蝶
每从花底见,燕雀共翻飞。
乘露酣春色,迎风舞綵衣。
枝头常独宿,雨里不曾稀。
篱落凋伤尽,残魂何处依。
每当我在花下看到它时,燕雀也在一起翻飞。
它在露水中尽情享受春天的色彩,迎着风舞动着彩衣。
它常常独自在树头栖息,雨中也从未显得稀少。
篱笆旁的花朵已经凋零,残留的灵魂又该依附在哪里呢?
诗中提到的“残魂何处依”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可能与古代文人对生死、孤独的感悟有关。蝴蝶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美丽和短暂的生命,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情感与命运。
作者介绍:樊铎,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樊铎的晚年,可能是在他感受到生命短暂与自然之美时的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蝴蝶自由与孤独的感慨。
《咏蝶》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蝴蝶在春日花丛中翩翩起舞的生动场景。诗歌中,樊铎通过对蝴蝶的观察,传达出对生命短暂与美丽的深刻感悟。前两句画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蝴蝶在花底与燕雀一同飞舞,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后两句则转向一种忧伤的情感,篱落的花草凋零,残魂失去了依托,诗人似乎在思考生命的脆弱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蝴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双重思考。蝴蝶在春日中自由飞舞,却也在独自栖息中展现了生命的孤独,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丝凄美的情怀。诗中生动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种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蝴蝶自由舞动的描绘,反映了对生命短暂与孤独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燕雀”指的是什么?
A. 蝴蝶
B. 小鸟
C. 其他昆虫
诗中的“綵衣”象征什么?
A. 春天的色彩
B. 蝴蝶的美丽
C. 孤独的存在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反映了什么?
A. 自然之美
B. 人生短暂与孤独
C. 爱情的甜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