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9:13
雨寒风峭。策马蒙城道。穿革鞜,欹茸帽。雄心依火雪,生计无钩钓。来往地,茫茫不值先生笑。自爱卑栖好。休把高飞校。九万里何须到。负天鹏背重,控地鸠身小。归去也,南华一卷东窗傲。
在寒冷的雨中,凛冽的风中,我骑马走在通往蒙城的路上。穿着坚韧的皮靴,歪戴着毛茸茸的帽子。我心中虽有雄心壮志,却如同火中雪花一般渺小,生活中却没有可以依靠的钩和钓。来往的路上,茫茫人海中,我的举动不值一笑。我自喜于我这卑微的栖息之地,不要拿高飞的标准来衡量我。何必到达九万里高空呢?即使背负着天鹏的沉重,控制着地鸠的身形也显得渺小。归去吧,手中有一卷《南华经》,在东窗下我心自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代表了道家哲学的精髓,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诗中提到的“南华一卷”意在表达诗人对道理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作者介绍: 王时翔,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多,但其诗作中常流露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该诗产生于清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坚持。
《千秋岁》是一首描写诗人内心挣扎与理想追求的作品。开篇以“雨寒风峭”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艰辛。接着,诗人骑马走在通往蒙城的路上,象征着追寻理想的旅程,但现实却是“生计无钩钓”,生活的艰难让诗人感到困惑与无奈。
“雄心依火雪”一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中壮志难酬的苦涩。虽然心中有大志,但现实的困境让人感到无力。在这片茫茫的天地中,诗人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助,“不值先生笑”表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与怀疑。
最后的“归去也,南华一卷东窗傲”则是诗人对自我内心的坚定,尽管外在环境恶劣,但内心的信仰与追求让他能够在困境中找到一丝安慰。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向往与自我救赎的决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体现出一种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坚定与自我认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雨寒风峭”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诗中提到的“南华一卷”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与王时翔的《千秋岁》都表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追求理想的坚定,虽风格不同,但主题相似,都体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态度。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王时翔的《千秋岁》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理解这首诗的深刻意蕴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