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56
红榴双叶元自双,
谁能一朝使渠只。
如何陈张刎颈交,
借兵相亡不余力。
有情著物指死争,
谁能有形而无情。
红榴的双叶本是成双的,
谁能在一天之内让它们分开。
怎么会有陈平和张良这样生死交情的人,
借助外力互相残杀,毫不留情。
有情感的事物甚至为了争执而死,
谁能做到有形却没有情感呢?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居士,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苏轼的好友,主张“诗要写心”,崇尚个性,推崇自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可能写于黄庭坚对当时社会人心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复杂性的思考,以及对情感真挚的渴望。宋代士人之间的关系因政治斗争而紧张,友谊与背叛交织,使得诗人在创作中表达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
《题安石榴双叶》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黄庭坚通过红榴双叶的意象,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红榴双叶元自双”,将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的复杂关系进行对比,暗示了人心的变化无常与自然的朴素和谐。接着,诗人引入了历史典故“陈张刎颈交”,让人联想到古代传奇的友谊,但随即转向对这种友谊的无奈与失望,指出借助外力的关系往往是短暂而脆弱的。
诗的后两句则探讨了情感与物质之间的冲突,有情却不得不争,说明了在利益面前,情感常常显得微不足道,而有情感的人又如何能做到无情。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友情、背叛、情感和争执的思考。
整首诗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情感的脆弱,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人心的失望与对真挚情感的渴望。
诗中“红榴双叶”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诗人如何看待“陈张刎颈交”这种友情?
“借兵相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黄庭坚的《题安石榴双叶》更注重对人际关系的内省和哲理的反思,而李白则突出豪放与饮酒作乐的自由精神。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同样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