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8:10
正声久不作,怀古竟何人。
鸾凤翱翔下,荃兰咳唾新。
百年开壁叠,万象入陶钧。
突兀浮丘阁,长留太古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惋惜。诗人感叹正声(指古代的音乐或诗歌)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令人怀古的人又有多少呢?像鸾凤那样的美鸟在空中翱翔,荃兰(指一种花)也在新的环境中生长。经过百年的光阴,世事变迁,万象更新,然而那些古老的文化和精神仍在陶钧(陶器的旋转)中流转。那突兀的浮丘阁,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永恒与古老的春天。
刘伯埙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的思考,对古代文化的追怀表现出独特的视角。
《奉赠汤益阳师 其一》是刘伯埙为汤益阳师所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与对当下艺术境遇的感慨。这首诗在清代的文化背景下,反映了文人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当下创作环境的忧虑。
这首诗在形式上较为简洁,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思考。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无奈与感慨,正声的缺失让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空缺。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鸾凤与荃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百年与万象的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最后两句用“突兀浮丘阁”描绘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仿佛在诉说着自然与文化的永恒,留给人一种温暖而又深邃的思考。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古今文化的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情感在清代文人的作品中尤为常见。
正声久不作,怀古竟何人。
表达了对正声(古代音乐或诗歌)的怀念,感叹这样的艺术形式已经久违,令诗人不禁思考还有多少人愿意追忆古代的荣耀。
鸾凤翱翔下,荃兰咳唾新。
鸾凤象征美好,荃兰则是新生的象征,诗人在此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暗示着美好事物虽稀缺,但仍然存在于新的时代中。
百年开壁叠,万象入陶钧。
百年的历史如同层层叠叠的墙壁,万象则是无数变化的景象,陶钧则隐喻着文化的延续与变迁。
突兀浮丘阁,长留太古春。
描绘了高耸的自然景观,象征着古老文化的持久与永恒,仿佛在告诉人们,尽管时代变迁,但古老的春天依然存在于心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文化的追思与对美好事物的希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状的思考。诗人希望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能够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诗中提到的“正声”指的是什么?
A. 古代音乐
B. 现代乐曲
C. 流行歌曲
D. 民间音乐
“鸾凤翱翔下”中,鸾凤象征什么?
A. 平凡
B. 美好与吉祥
C. 黑暗
D. 破坏
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态度是?
A. 忽视
B. 赞美与怀念
C. 反对
D. 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