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4:57
奉赠汤益阳师 其二
作者: 刘伯埙 〔清代〕
赤手拟为霖,伤时一哭深。
峥嵘留劲骨,蹭蹬损雄心。
不尽长沙泪,难回泽畔吟。
沅湘香草在,遮莫恋抽簪。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情怀念。诗人以赤手比作降雨,感伤于时世的变迁而痛哭流涕。虽然经历了风雨,但仍留有坚韧的骨气,却也因世事的无常而消磨了雄心壮志。诗人眼前似乎流淌着无尽的长沙泪水,难以再回到曾经吟唱的泽畔。虽然沅湘两地的香草依旧存在,但却再也无心去插上那根簪子,心中满是对往昔的眷恋。
作者介绍:刘伯埙,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字汝霖,号星洲,著有多部诗集。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在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诗中提到的“长沙”和“沅湘”即为诗人所怀念的故乡,表达了对故土和往昔的深刻怀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故友的深切思念。开篇的“赤手拟为霖”,以赤手象征无助与脆弱,暗示了诗人在面对世事变化时的无奈与痛苦。接下来的“伤时一哭深”,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情感深度,流露出对历史沧桑的感伤。
“峥嵘留劲骨”一句,虽有坚韧不拔之意,但“蹭蹬损雄心”却道出了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接下来的“不尽长沙泪”更是将悲伤情绪推向高潮,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与怀念。
最后两句“沅湘香草在,遮莫恋抽簪”,意象既美丽又悲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与对往昔的眷恋。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彷徨与迷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怀念以及对时局变迁的感伤,情感真挚而深刻,兼具个人与历史的双重视角。
诗词测试:
诗中“赤手拟为霖”中的“赤手”象征什么?
A. 力量
B. 无助
C. 美丽
答案:B
诗人为何“难回泽畔吟”?
A. 受伤
B. 生活变化
C. 无法再回到过去
答案:C
“沅湘香草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A. 喜爱
B. 失望
C. 留恋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对《奉赠汤益阳师 其二》有更全面的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