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赵克勤吏部六首

《次韵赵克勤吏部六首》

时间: 2025-05-04 03:33:18

诗句

有小林泉傍隐庐,无闲宾客访村居。

辛勤辟地添支径,曲折通溪入浅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3:18

原文展示:

次韵赵克勤吏部六首
作者: 刘克庄

有小林泉傍隐庐,无闲宾客访村居。
辛勤辟地添支径,曲折通溪入浅渠。

白话文翻译:

在隐蔽的山林旁有小溪流淌的小屋,没有闲散的宾客来访我的村庄。
辛勤地开辟土地,增添了一条小径,蜿蜒曲折的小溪流入了浅浅的渠中。

注释:

  • 隐庐:隐秘的小屋,指作者的居所,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理念。
  • 闲宾客:不常来访的客人,暗示生活宁静,不受外界打扰。
  • 辟地:开辟土地,指开荒种地的辛勤劳动。
  • 支径:支路,指小路或小径。
  • 浅渠:浅水渠,指用于灌溉或排水的小河道。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隐含了隐士文化的传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隐居的生活方式在古代文人中颇为流行,象征着对官场生活的排斥和对自然的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道纯,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词人。其作品广泛,风格清新高远,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时,许多文人选择隐居,以逃避官场的纷争与世俗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前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环境的宁静:小林泉旁的隐庐,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强调了诗人的劳动与创造,通过辛勤的开辟与修整,把自然的景观与生活空间重新塑造,体现了诗人对自我生活的掌控和对自然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清新简练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诗人用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小林泉傍隐庐:描绘出隐居的环境,清新的小林泉让居所更显幽静。
  • 无闲宾客访村居:强调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独立,没有外界的干扰。
  • 辛勤辟地添支径:表现诗人通过辛勤劳动来改善生活环境,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 曲折通溪入浅渠:描绘小溪蜿蜒而入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的灵动与诗人心灵的流淌。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小林泉”与“无闲宾客”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小林泉、隐庐、支径、浅渠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心态,强调了自我价值与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林泉:象征着清新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 隐庐:代表隐逸生活,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
  • 支径:象征着生活的方向和道路,暗含人生的选择。
  • 浅渠:象征着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隐庐”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家
    B. 隐秘的小屋
    C. 繁华的城市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环境?
    A. 休息
    B. 辟地添径
    C. 旅游

  3. 诗中没有提到以下哪个意象?
    A. 小林泉
    B. 高楼大厦
    C. 浅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
  •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而刘克庄的这首诗则更加强调隐逸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莫愁村 石城 秋霜阁 破山八咏·宗教院 破山八咏·御赐钟 破山八咏·兴福寺 破山八咏·文举塔 破山八咏·体如塔 破山八咏·龙门涧 破山八咏·空心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支字旁的字 一簧两舌 寸字旁的字 兔丝燕麦 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具的成语 包含每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拿事 有勇知方 砥节厉行 龝字旁的字 逃越 以死继之 甲错 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概律 青云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