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6:40
忽见牙郎态,
吁嗟悔失身。
不虞小婢子,
曾是柳家人。
偶然看到那位帅气的小郎君,
不禁叹息,后悔自己失去了贞洁。
没想到这位小婢女,
竟然是柳家的姑娘。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少微,晚号白云居士,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官至知州。他的作品以清新明快、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以及描写人物。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风气日趋开放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年轻女子命运的感慨及对爱情的复杂情感。
《柳家婢》是一首短小而富有深意的诗,透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年轻女子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年轻俊朗男子的形象,诗人突然见到他,心中涌起了对自己失去贞洁的悔恨。这种悔恨不仅是个人的情感宣泄,更是对社会风气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小婢子竟然是柳家人,暗示着她的出身并不平凡,但她的身份却是个仆人,这种阶级差异使得她的命运显得更加悲凉。诗中流露出对于命运的不公与无奈,表现出作者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叙述,结合情感的层次变化,展现了对人性、爱情与社会地位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与对社会的批判,使得这首诗在简约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整首诗反映了对爱情、身份和命运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悲哀。它让人思考在爱情与社会地位面前,个人的选择和命运的无常。
“牙郎”一词主要指什么?
A. 老年男子
B. 年轻俊秀的男子
C. 女婢
D. 诗人
“吁嗟”这个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期待
C. 悲伤与遗憾
D. 愤怒
诗中“小婢子”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A. 身份的平等
B. 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C. 男女平等
D. 友情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