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5:11
炀帝行宫汴水滨,
数枝杨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
飞入宫墙不见人。
这首诗描绘了炀帝的行宫位于汴水边,几枝杨柳在春风中显得特别柔弱。傍晚时分,风起花落,如同雪花一般,飘飞入宫墙内,里面的人却看不见。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炀帝行宫和杨柳枝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代表着繁华与凋零,以及历史的轮回。
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诗风清新、笔力雄强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时期,但也暗含对历史兴衰的感慨。炀帝的奢华与杨柳的柔弱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权臣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怀。
《杨柳枝》通过描绘杨柳在春风中的脆弱与花瓣如雪般飘落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与凋零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炀帝行宫,象征着权力的奢华与冷漠,而那“不见人”的宫墙则暗示了权力背后的孤独与虚无。春天的生机与皇宫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令人联想到繁华背后的无奈与历史的轮回。诗人用“晚来风起”来描绘黄昏的宁静与忧伤,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
本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对权力与奢华背后孤独感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历史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炀帝”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花如雪”这一比喻的意义是什么?
诗中所指的“宫墙”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