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时间: 2025-04-23 21:10:44

诗句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

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0:44

原文展示:

礼闱新榜动长安,
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
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
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问至公谁印可,
支郎天眼定中观。

白话文翻译:

新的榜单在礼闱揭晓,长安城中人们纷纷骑马赶来观看。一天之内,名声便传遍了天下,满城的桃李都归属于这位春官。我自吟白雪,吟咏词赋,向青云借来羽翰(翅膀)飞翔。请问谁的品德可以得到认可,支郎的天眼一定会洞察一切。

注释:

  • 礼闱:指科举考试的地方,古代称“礼闱”的地方是指考生进行科举考试的场所。
  • 新榜:指新发布的考试成绩榜单。
  • 九陌:古代长安城的街道,形容人潮涌动。
  •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此处指有才华的人,常用来比喻学生。
  • 白雪:通常指高洁的品德和才华。
  • 青云:比喻高远的理想和抱负。
  • 支郎:古代科举考试的官员,这里指负责考试的官员。

典故解析:

  • 桃李满天下:出自《论语》,意指有才能的人才济济一堂,表达人才辈出的场景。
  • 青云直上:常用来比喻士人有志向和抱负,想要飞黄腾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政治风波,屡遭贬谪,但其才华横溢,在诗歌、散文等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尤其以诗歌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科举放榜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仕途的渴望与追求。诗中表现了士人对于名声、地位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与品德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唐代士人对科举制度的热情与期待。开头以“礼闱新榜动长安”点明了时空背景,描述了榜单揭晓的盛况,诗人通过“九陌人人走马看”描绘出长安城的热闹场面,展现了士人们追求名声的渴望。接着,诗人用“满城桃李属春官”来比喻那些取得功名的士人,突显了桃李满天下的美好愿景。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吟白雪,意指自己高洁的品德与才华,渴望借助于青云实现自己的理想,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诗中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名利与理想的交织,既有对名声的追求,也有对自身品德的反思,折射出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复杂心态。诗的结尾提问“借问至公谁印可”,则是向权威发问,期望得到认可,表现出对公平与价值的渴望。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礼闱新榜动长安”:新榜单揭晓,长安城内人们纷纷奔走。
    • “九陌人人走马看”:街道上人人骑马前来观看,场面热闹。
    • “一日声名遍天下”:一天之内,名声迅速传遍四方。
    • “满城桃李属春官”:满城的桃李(有才之士)都归于这位春官(成功者)。
    • “自吟白雪诠词赋”:我自己吟唱白雪,表达我的词赋。
    • “指示青云借羽翰”:借助青云的力量飞向高处。
    • “借问至公谁印可”:请教谁的品德可以被认可。
    • “支郎天眼定中观”:支郎的洞察力一定能看到真实的情况。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李”比作有才能的人,形象生动。
    • 对仗:如“自吟白雪”“指示青云”,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一日声名遍天下,夸大了名声传播的速度,增强了诗的气势。
  3.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名声与地位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自身品德的思考与追求。表现了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复杂心理,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 礼闱:象征着科举与名利的场所。
  • 桃李:象征着有才华的人,代表着成功与荣耀。
  • 白雪: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才华。
  • 青云:象征着理想与抱负,追求更高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榜单揭晓的场景? A. 一日声名遍天下
    B. 九陌人人走马看
    C. 借问至公谁印可

  2. “桃李”在诗中比喻什么? A. 诗人自己
    B. 有才华的人
    C. 名利

  3. “自吟白雪”中的“白雪”指的是什么? A. 雪的颜色
    B. 高洁的品德与才华
    C. 诗歌的内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刘禹锡的这首诗更强调对科举的关注,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洒脱与豪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刘禹锡的严谨与李白的奔放,体现了不同的士人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刘禹锡诗文鉴赏》

相关查询

灯词 悼石湖三首 悼石湖三首 待千岩 待千岩 答沈器之二首 次韵鸳鸯梅 次韵鸳鸯梅 次韵德久 次韵诚斋送仆往见石湖长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字旁的字 谴讶 反犬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高昂 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土八路 鞠躬君子 車字旁的字 存亡未卜 简僻 門字旁的字 出头无日 千秋大业 根连株拔 约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