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8:23
和和之南斋画壁歌
梅尧臣
终南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嬴。
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
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
其间自有高趣人,扫室呼工岩壑启。
初疑巨灵勇擘华,不比将军能聚米。
暗雨轻烟满室中,尘事如脂一朝洗。
又将余力作修竹,石上数茎风撼玉。
叶斜枝亚寒声尽,节老根狞生意足。
何须践苔眠绿阴,然後始为嵇阮公。
三贤歌咏已见意,舞女不须颜整簪。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终南山下俯瞰长安城的景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文的深厚。诗人提到,嵩山也近在眼前,车马奔腾,一天便能抵达洛阳。大梁的广阔让人难以看到远处的云峰。诗中提到高趣之人,似乎在忙碌之中寻找灵感。雨雾弥漫,尘世的烦扰如同油脂一般被一朝的洗涤所清除。诗人又感受到竹子的坚韧,风吹动着石上的竹子,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力量。最后,诗人感叹不必在苔藓上睡觉,才能成为嵇阮公那样的人物。三位贤人的歌声已经传达出深意,而舞女则无需过于修饰自己的容貌。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润,号白华,宋代诗人,擅长写田园诗和山水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他的作品语言清新、意象生动,富有哲理。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隐居南斋时期,通过描绘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人追求和理想。
《和和之南斋画壁歌》是一首极具山水意境的诗作,诗中描绘了终南山下的壮丽景色以及对长安的俯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从开篇的“终南下临长安城”中,诗人就设定了一个高远的视角,暗示着他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历史的追忆。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嵩山、洛阳等地的描绘,构建出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呈现出车马喧嚣的繁忙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在诗的中段,梅尧臣用“暗雨轻烟满室中,尘事如脂一朝洗”来表达他对世俗烦扰的超然态度,借助自然的力量来洗净心灵的杂质,体现了他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诗的结尾部分则通过嵇阮公的典故,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强调内心的修养与人生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思考,同时又不失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理想与追求,以及在尘世中的淡然与超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态度的追求,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并以此来超越世俗的烦恼。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深邃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理想的追求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终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暗雨轻烟满室中”的意境主要表达什么?
“何须践苔眠绿阴”的意思是?
答案: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入了解不同诗人在相同题材下的独特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