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和之南斋画壁歌

《和和之南斋画壁歌》

时间: 2025-05-10 07:18:23

诗句

终南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嬴。

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

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

其间自有高趣人,扫室呼工岩壑启。

初疑巨灵勇擘华,不比将军能聚米。

暗雨轻烟满室中,尘事如脂一朝洗。

又将余力作修竹,石上数茎风撼玉。

叶斜枝亚寒声尽,节老根狞生意足。

何须践苔眠绿阴,然後始为嵇阮公。

三贤歌咏已见意,舞女不须颜整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8:23

原文展示:

和和之南斋画壁歌
梅尧臣

终南下临长安城,峻栏高槛黄金嬴。
嵩山亦近洛阳陌,鲜车怒马一日程。
大梁平广匝千里,不见云峰来眼底。
其间自有高趣人,扫室呼工岩壑启。
初疑巨灵勇擘华,不比将军能聚米。
暗雨轻烟满室中,尘事如脂一朝洗。
又将余力作修竹,石上数茎风撼玉。
叶斜枝亚寒声尽,节老根狞生意足。
何须践苔眠绿阴,然後始为嵇阮公。
三贤歌咏已见意,舞女不须颜整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终南山下俯瞰长安城的景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文的深厚。诗人提到,嵩山也近在眼前,车马奔腾,一天便能抵达洛阳。大梁的广阔让人难以看到远处的云峰。诗中提到高趣之人,似乎在忙碌之中寻找灵感。雨雾弥漫,尘世的烦扰如同油脂一般被一朝的洗涤所清除。诗人又感受到竹子的坚韧,风吹动着石上的竹子,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力量。最后,诗人感叹不必在苔藓上睡觉,才能成为嵇阮公那样的人物。三位贤人的歌声已经传达出深意,而舞女则无需过于修饰自己的容貌。


注释:

字词注释:

  • 终南:终南山,位于陕西省,是道教圣地。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今西安。
  • 峻栏高槛:形容高耸的栏杆和阔大的平台。
  • 嵩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
  • 鲜车怒马:形容马车急速行驶的样子。
  • 大梁:古代的一座城市,指的是今天的开封。
  • 高趣人:有高雅情趣的人。

典故解析:

  • 嵇阮公:指的是嵇康与阮籍,二位魏晋时期的文人,以清高的风骨和超脱的生活态度著称。
  • 三贤:指的是嵇康、阮籍与山涛,代表当时的高士群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润,号白华,宋代诗人,擅长写田园诗和山水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他的作品语言清新、意象生动,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隐居南斋时期,通过描绘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人追求和理想。


诗歌鉴赏:

《和和之南斋画壁歌》是一首极具山水意境的诗作,诗中描绘了终南山下的壮丽景色以及对长安的俯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从开篇的“终南下临长安城”中,诗人就设定了一个高远的视角,暗示着他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历史的追忆。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嵩山、洛阳等地的描绘,构建出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呈现出车马喧嚣的繁忙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在诗的中段,梅尧臣用“暗雨轻烟满室中,尘事如脂一朝洗”来表达他对世俗烦扰的超然态度,借助自然的力量来洗净心灵的杂质,体现了他对清净生活的追求。诗的结尾部分则通过嵇阮公的典故,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强调内心的修养与人生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思考,同时又不失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理想与追求,以及在尘世中的淡然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终南下临长安城:从终南山俯瞰长安城,设定了诗的空间背景。
  2. 峻栏高槛黄金嬴:形容山下的高台,金碧辉煌。
  3. 嵩山亦近洛阳陌:嵩山近在咫尺,洛阳的道路也在眼前。
  4. 鲜车怒马一日程:车马飞驰,一天便可到达。
  5. 大梁平广匝千里:大梁城市广阔,千里都在眼前。
  6. 不见云峰来眼底:远处的云峰难以看到,寓意视野的局限。
  7. 其间自有高趣人:其中自有高雅情趣的人。
  8. 扫室呼工岩壑启:清扫房间,呼唤工匠开启岩壑。
  9. 初疑巨灵勇擘华:起初以为巨灵神勇无比。
  10. 不比将军能聚米:但不如将军能聚集粮食。
  11. 暗雨轻烟满室中:暗雨中烟雾弥漫,室内沉静。
  12. 尘事如脂一朝洗:尘世烦恼如脂肪般被一朝洗净。
  13. 又将余力作修竹:余下的力气用来栽种竹子。
  14. 石上数茎风撼玉:石上几根竹子在风中摇曳如玉。
  15. 叶斜枝亚寒声尽:竹叶斜生,枝头寒意尽显。
  16. 节老根狞生意足:竹子虽老,根基依然生机勃勃。
  17. 何须践苔眠绿阴:何必在苔藓上睡觉享受阴凉。
  18. 然後始为嵇阮公:才能成为像嵇阮那样的人物。
  19. 三贤歌咏已见意:三位贤人的歌声已传达深意。
  20. 舞女不须颜整簪:舞女不必打扮得太过精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尘事如脂”,将烦恼比作油脂,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多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风撼玉”,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态度的追求,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并以此来超越世俗的烦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终南山:象征着高远和清净。
  • 长安:代表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 嵩山:象征着坚韧与力量。
  • 修竹:象征着高雅与坚韧的品格。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深邃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理想的追求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终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洛阳
    • B. 西安
    • C. 河南
  2. 诗中“暗雨轻烟满室中”的意境主要表达什么?

    • A. 室内的清静
    • B. 对外界的嫌弃
    • C. 内心的烦躁
  3. “何须践苔眠绿阴”的意思是?

    • A. 享受阴凉
    • B. 追求名利
    • C. 不必依赖外在环境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1. 梅尧臣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山水诗,但梅尧臣更注重对人生态度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2. 梅尧臣 vs. 杜甫:梅尧臣的作品更具个体情感的表达,而杜甫更多反映社会现实与历史沉重。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入了解不同诗人在相同题材下的独特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梅尧臣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七首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和陶怨诗示庞邓 和陶贫士七首 南歌子(湖州作) 绝句二首 和陶咏二疏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糸字旁的字 弱如扶病 大喜过望 風字旁的字 下生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尽诚竭节 摧坚殪敌 采字头的字 金字旁的字 禄无常家 校对 反经合权 昃日 臼字旁的字 阴谋诡计 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