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5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3:06
一片沧浪亭外水,波摇水底寒空。
行行人在画图中。
茂林修竹里,幽径一桥通。
此地年来开画院,丹青驰誉江东。
小娃负笈肯相从。
明年携彩笔,塘上写芙蓉。
在沧浪亭外,水面一片,波光荡漾,水底透着寒冷的天空。
行人走在如画的景色中。
在茂密的林木和修长的竹子之间,有一条幽静的小路通向一座桥。
这里近年来开设了画院,绘画的声誉传遍江东。
小孩背着书包愿意跟随。
明年我将携带彩笔,去池塘边描绘芙蓉花。
“沧浪亭”是古代文人雅集的场所,象征着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向往。诗中提到的“丹青驰誉江东”,显示了画院的声誉与影响力,反映了文人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龚隐轩,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受传统文化熏陶,同时受现代思潮的影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临江仙》创作于诗人游历沧浪亭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情。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文人们常通过诗歌寄情于山水,寻求心灵的宁静。
《临江仙》以水景和林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开篇便描绘了沧浪亭外的水,波光粼粼,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享受。诗中“行行人在画图中”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游人在此地的悠然自得,使人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接着,通过“茂林修竹”和“幽径一桥”,诗人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突出环境的静谧与优雅。
后半部分提到画院的建立和小孩的背书,展现了艺术教育的传承,似乎在呼唤下一代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明年携彩笔,塘上写芙蓉”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创作的憧憬与期待,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情景,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充实。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艺术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欣赏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临江仙》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沧浪亭”主要描绘了什么?
“明年携彩笔,塘上写芙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