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3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0:45
《临江仙》
作者:毛媞〔清代〕
一病凄然愁到骨,
满园秋色萧条。
枝枝败叶带烟飘。
虫声吟转苦,为甚不辞劳。
随意起来随意睡,
西风削处如刀。
梦魂飞过段家桥。
茫茫云共水,西子或相招。
我因生病而感到凄凉,愁苦深入骨髓,
满园的秋色显得萧条。
树枝上残败的叶子随风飘荡。
虫鸣声苦苦吟唱,为什么还要辛苦劳作呢?
随意地起身,随意地睡去,
西风刮来,感觉像刀割一般。
梦中的灵魂飞过段家桥。
云和水茫茫一片,西子或许在呼唤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毛媞(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她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尤其在女性的情感表达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临江仙》写于毛媞晚年,正值人生的低谷,身心俱疲的她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作品通过写秋天的萧瑟景象,表达了她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临江仙》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因病而生的忧愁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以“病”字引入,直接道出内心的凄凉,伴随着秋天的萧条,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园中满是秋色,象征着生命的衰退和时光的流逝,树枝上的败叶则暗示着即将逝去的青春和生命。
诗人通过“虫声吟转苦”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困顿的情绪。虫鸣声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心灵深处的呼唤,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随意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反映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西风的“削处如刀”更是将这种无奈的情感加深,似乎在提醒人们对生活的无情和残酷。
最后,梦魂飞过段家桥,描绘了一种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云水茫茫的意象则体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性。在诗的结尾,西子或相招,诗人将自己与美的理想彼此呼应,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整首词以浓厚的秋意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忧伤与哲理,充分展现了毛媞作为女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秋景描写,传达了诗人因病生愁、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诗中流露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和美好的渴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整首诗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测试:
《临江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毛媞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败叶”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机
B. 美丽
C. 衰败与时间流逝
D. 春天的希望
“西风削处如刀”中的“刀”用来比喻什么?
A. 刀具
B. 风的寒冷
C. 秋天的颜色
D. 生活的艰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毛媞及其作品的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