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4:07
柳巷莺啼春未晓,画堂环佩珊珊。
薰炉烘暖鹧鸪斑。寿杯须斗酌,舞袖正弓弯。
未说珥貂横玉事,勋名且勒燕然。
归来方卜五湖闲。年年花月夜,沈醉绮罗间。
在春天未完全破晓的柳巷中,黄莺鸣叫,画堂中环佩声声悦耳。
薰香炉温暖了斑鸳鸟的羽毛,寿杯中酒须要斗酒相酌,舞动的袖子如弓般弯曲。
未曾提及那耳边的貂皮和横玉之事,功名还需刻下燕然山的名字。
归来时才算得上享受五湖的闲适。年年在花月之夜,醉卧在绮罗的温柔之中。
王千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婉约著称,常描绘春天的美景和闲适的生活。他的作品融情于景,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情感。
《临江仙》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早晨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们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开篇“柳巷莺啼春未晓”,便勾勒出一幅春日清晨的美丽图景。柳树在清晨的微光中摇曳,莺鸟的歌声在耳畔回响,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画堂环佩珊珊”和“薰炉烘暖鹧鸪斑”展现了室内的美好氛围,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温暖的环境中,感受到生活的惬意与安逸。诗中的“寿杯须斗酌,舞袖正弓弯”则描绘了宴会上的欢乐场景,展现了人际间的亲密与融洽。
中间部分的“未说珥貂横玉事,勋名且勒燕然”则流露出对功名的追求,诗人提醒自己未曾谈论功名利禄,反而更愿意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最后以“年年花月夜,沈醉绮罗间”总结,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人情的温暖。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的淡泊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人们在繁华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的心情。
《临江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千秋
C. 苏轼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寿杯”是用来做什么的?
A. 盛水
B. 斗酒
C. 放花
D. 佩戴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淡泊
C. 忽视
D. 追求
王千秋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王千秋更侧重于宴会与生活的享受,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往事的回忆。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描写手法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