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8:28
《大有 春闺和片玉词》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亚字墙边,楝花风大,小楼中帘捲人瘦。
满圆林参差绿草谁斗。屏山水鸟背人数,
也何曾爱单嫌偶。恼恨柳色空濛,
和烟锁画栏口。灯前忏,花底咒。
小鸭恋红衾,清清坐守。
好梦瞢腾,愁到醒时依旧。
自谢了丁香后。受无限蜂僝蝶僽。
十年事凝想如无,閒思恰有。
在那墙边,楝花随风摇曳,小楼的帘子卷起,映衬出人儿的消瘦。
满园的林木参差不齐,绿草如茵,谁能与之争斗。
屏山的水鸟,背影在数人之中,
可是何曾爱过,单独厌恶这偶然的相遇。
恼恨那柳色模糊,
烟雾锁住了画栏的口。
灯前忏悔,花下咒语。
小鸭依恋红色的被子,静静地守着。
好梦朦胧,愁苦到醒来时仍旧如故。
自从告别了丁香花后,
承受着无尽的蜜蜂与蝶儿的烦扰。
十年来的往事凝聚在心中仿佛没有,
闲思却恰恰有了。
陈维崧(约1640-1710),清代著名词人,擅长词、诗,风格多变,作品常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他的词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常常融入自然景象,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动。
《大有 春闺和片玉词》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小楼的细腻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烦恼,展现了当时士人对个人情感的敏感与细腻。
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烦恼。开头以“亚字墙边,楝花风大”的手法,生动描绘了春日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但又略显忧伤的感觉。接下来的“满圆林参差绿草谁斗”,则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但随着“屏山水鸟背人数”的出现,暗示着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孤独。
“恼恨柳色空濛,和烟锁画栏口”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情感,柳色模糊、烟雾缭绕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与无奈。而“小鸭恋红衾,清清坐守”则描绘了宁静中的一种依恋, contrasting with the sorrowful feelings that follow.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游走于美丽与哀愁之间,最后以“十年事凝想如无,闲思恰有”作结,回归到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情感的积淀,展现了岁月带来的思考与感慨,给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共鸣。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与思念展开,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体现了士人对内心情感的敏感和细腻。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思绪的缠绵。
诗中提到的“楝花”象征什么?
A. 忧伤
B. 春天的美丽
C. 离别
“灯前忏,花底咒”中的“咒”指的是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望
C. 对现状的不满
诗中“好梦瞢腾”的意思是什么?
A. 梦境的美好
B. 梦境的忧愁
C. 梦境的迷离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陈维崧的《大有 春闺和片玉词》都表现了女性的思念与孤独,但李清照的词更显柔情,而陈维崧的诗则多了一份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