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09
灵岩寺
白居易 〔唐代〕
馆娃宫畔千年寺,水阔云多客到稀。
闻说春来更惆怅,百花深处一僧归。
灵岩寺位于馆娃宫旁边,已有千年历史。这里水面宽阔,云朵飘浮,来这里的游客很少。听说春天来了,我更加感到惆怅,在百花深处,只有一个僧人归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关注民生,作品广泛流传,尤其以《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作品闻名于世。
本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思考。灵岩寺是他游历中常去的地方,此时的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心中愈加感受到孤独与惆怅。
《灵岩寺》是一首描绘灵岩寺的古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首句“馆娃宫畔千年寺”开篇便以地名和历史背景引入,展现了寺庙的古老与悠久。紧接着,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水阔云多”让人感受到一种空旷与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人迹罕至的孤独。第三句“闻说春来更惆怅”则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在春天的美丽中却因孤独而倍感惆怅,这种情感的反差使得整个诗句更具深度与味道。最后一句“百花深处一僧归”,通过“百花”与“僧”的对比,彰显出诗人对红尘繁华的淡然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令人深思。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灵岩寺的描绘,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繁华与孤独之间的思考。白居易借助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美丽,传达出一种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馆娃宫畔”指的是哪个地方?
A. 灵岩寺
B. 长安
C. 成都
D. 洛阳
诗中提到的“春来更惆怅”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安宁
D. 激动
“百花深处一僧归”中的“僧”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超脱
D. 忧伤
白居易的《灵岩寺》和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感悟。王维在《鹿柴》中通过山水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而白居易则在宁静中透出一丝惆怅。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情感基调不同,前者更趋向于超脱,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