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庭松

《庭松》

时间: 2025-04-26 07:13:10

诗句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漼漼。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咍。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0

原文展示

庭松
作者: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漼漼。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咍。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白话文翻译

庭院里有什么呢?十棵松树矗立在我的台阶旁。
它们杂乱无序地生长,高低也不齐。
高的有三丈,矮的只有十尺。
就像野生的植物,不知道是谁栽种的。
旁边是青瓦屋,下面是白沙台。
晨昏之间有风月,干燥潮湿没有尘泥。
稀疏的松韵在秋天显得清脆,夏天则显得凉爽。
春深时微雨傍晚,满叶上珠滴滴。
年末大雪天,压弯了树枝,像玉一样皑皑。
四季各有趣味,万木也并非同类。
去年我买下这宅子,多数人对此嗤之以鼻。
一家二十口,迁居到松树旁。
迁来又得了什么呢?不过是心中的烦恼得以释怀。
这里是我的知己,岂必交往高人?
可我仍是俗士,衣冠不离尘埃。
尚未称得上“松主”,时常感到一丝愧疚。

注释

  • 何所有:有什么。
  • 十松:十棵松树。
  • 乱立无行次:杂乱地竖立,没有行列。
  •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高的松树有三丈,矮的只有十尺。
  • 有如野生物:就像野生的植物。
  • 不知何人栽:不知道是谁种的。
  • 承之白沙台:承托着白沙台。
  • 疏韵秋槭槭:稀疏的松韵在秋天显得清脆。
  • 凉阴夏凄凄:夏天的凉爽阴凉。
  • 即此是益友:这里是我的益友。
  • 冠带走尘埃:衣冠不离尘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及政治家,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对民生的关注而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居住在长安的某个庭院,表达了他对松树的喜爱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庭松》是一首描写庭院松树的诗,透过松树的形态与生长状态,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其内心的情感。诗中“十松当我阶”的描写,不仅是对庭院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诗人用“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的对比,体现出松树的多样性和生命力。这种自然景象与诗人的生活状态相呼应,诗人将松树视为“益友”,表现出一种归属感与宁静的心态。

诗中提到的“四时各有趣”,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四季之美,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更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对每一个季节的细腻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细腻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最后一联“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与自谦。这种内心的挣扎与思索,使得整首诗增添了几分哲理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堂下何所有:开篇设问,抒发对庭院的思索。
  2. 十松当我阶:直接点明了松树的存在,给人以视觉印象。
  3. 乱立无行次:松树的生长状态显示出自然的随意与自由。
  4. 高下亦不齐:强调松树的高低不一,增添生动感。
  5.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具体的数字描写增强了真实感。
  6.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将松树与野生植物相提并论,表现其自然之美。
  7.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描绘出松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8.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描写庭院的清幽与宁静。
  9.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四季的变化,展现自然的魅力。
  10.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漼漼:细腻描绘春雨与松叶的美丽景象。
  11.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描绘冬季的雪景,增添诗的层次感。
  12.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强调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13.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咍:提到购房的经历,展现社会现实。
  14.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描绘家庭的迁移,与松树的关系。
  15.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反映出对生活中烦恼的释怀。
  16.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表达松树作为朋友的意象。
  17.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自谦的表现,反映内心的真实感受。
  18.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最后的自省,表现出对身份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有如野生物”,将松树比作自然生长的物体。
  • 对仗:如“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形成对称的结构。
  • 排比:描述四季的句子形成排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庭院松树及四季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省。诗中蕴含的哲理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与长久的友谊。
  • 四季:体现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循环。
  • 风月:象征宁静与美好,代表诗人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松树有几棵?
    A. 五棵
    B. 十棵
    C. 二十棵
    D. 三十棵

  3. 诗中“未称为松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愧疚
    C. 忧伤
    D. 高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庭松》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自然景色,前者关注庭院松树的生活情感,后者则展示山居的宁静与雅致。两者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山中吟 答程教见和梅诗二绝 次韵临安赵丞 寿郑制置 江陵 用虞提刑见寄诗韵答之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答程教见和梅诗二绝 万景楼次韵六绝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倚强凌弱 稠迭连绵 女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页字旁的字 施仁布恩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目字旁的字 覆荫 羊字旁的字 镜里采花 舟字旁的字 十磨九难 序常 黔驴技尽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校肄 包含嗜的成语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圩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