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9:24
甫能锄月种梅归,竹外欣闻客扣扉。
天近城南宁去缓,人闲水北肯来稀。
风云迅步新班笋,雨雪休思旧戍薇。
别后毋厪问名氏,杜门终老但知非。
刚刚能在月下耕作、种梅而归,竹林之外高兴地听到客人敲门。
天近城南,去的路慢些,人闲适于水北,来访的人少之又少。
风云迅速而来,仿佛新出的竹笋,雨雪天气无须再想往昔的戍薇。
分别后不必再问我的名字,闭门终老只愿不知世事。
此诗虽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杜门终老”可理解为隐士生活的一种理想状态,反映了宋代士人的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对自然的描绘细腻入微,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丙午年冬,诗人徐衍道来访可斋,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李曾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以“甫能锄月种梅归”描绘了诗人在恬静的月光下从事耕作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竹外欣闻客扣扉”则引出了一位朋友的来访,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接下来的两句“天近城南宁去缓,人闲水北肯来稀”则描绘出一个宁静的环境,暗示了人们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逐渐疏远的关系。“风云迅步新班笋,雨雪休思旧戍薇”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时局的变化和对往昔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淡然。“别后毋厪问名氏,杜门终老但知非”则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态度,显示出对世俗的淡漠,渴望安静的隐居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甫能锄月”是什么意思?
A. 刚能在月光下耕作
B. 去月球耕作
C. 在白天耕作
D. 能在月光下种树
“杜门终老但知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渴望名利
B. 渴望安静隐居
C. 渴望出名
D. 渴望社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