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8:08
寻道观
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观的景象。光辉的芝草分隔了田野,蓬勃的殿阁气势恢宏。碧绿的坛子旁清香的桂花盛开,丹色的洞门前松树肃立。手中有记载三座名山的玉笈,金色的箱子里装着五岳的图纸。可是那苍龙却无法得到,只能空望着白云间的道路。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号渔洋,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王勃才华横溢,作品涵盖诗、文、赋等多种体裁,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以《滕王阁序》最为人熟知,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寻道观》写于王勃追寻道教理想的时期,反映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探索。诗中描绘的道观景象,既体现了道教的神秘与高远,也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世俗的情感。
《寻道观》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王勃作品中的一颗明珠。全诗通过对道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起首的“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两句,生动地勾勒出道观的壮丽景象,芝草和殿阁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
接下来的“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则通过色彩的对比与香气的渲染,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仿佛置身于道教的宁静之地。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智慧的渴求,表达了他对道教经典的追求。
然而,最后的“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则回归到一种失落感,诗人虽渴望追寻理想,但却感受到理想的遥不可及。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理想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展示了王勃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王勃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体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王勃在《寻道观》中所描绘的主要环境是什么?
“苍虬不可得”中的“苍虬”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笈”主要代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