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泥谿

《泥谿》

时间: 2025-04-26 06:32:41

诗句

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

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

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

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

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2:41

泥谿

作者: 王勃 〔唐代〕

原文展示

弭棹凌奔壑,低鞭蹑峻岐。
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
溜急船文乱,岩斜骑影移。
水烟笼翠渚,山照落丹崖。
风生蘋浦叶,露泣竹潭枝。
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

白话文翻译

将船桨放下,划船越过山谷,轻轻鞭策马匹,沿着陡峭的岔路前行。
江水涛声凶险,峰峦陡峭直入云霄。
急流中船身摇摆,岩石侧斜影子变幻。
水雾笼罩着翠绿的沙洲,山影映照在红色的崖壁上。
风吹动水面上的浮萍,露珠悄然滴落在竹子的枝头。
尽管水面泛起美丽的波光,然而劳苦的歌声又有谁会去倾听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弭棹: 放下船桨。
  • : 越过,穿越。
  • 奔壑: 奔流的山谷。
  • 低鞭: 轻轻鞭策。
  • : 踮着脚走,形容轻盈。
  • 溜急: 急流,形容水流迅速。
  • 水烟: 水面升起的雾气。
  • 蘋浦: 浮萍,水边的草。
  • 露泣: 露珠如泪滴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反映了诗人在行船途中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号凌云,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他的诗歌以清新俊逸、意境深远而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泥谿》是王勃在游览泥溪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壮丽自然的赞美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此时的王勃正值青年,对人生有着许多思考,诗中流露出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泥谿》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险峻。开篇的“弭棹凌奔壑”便让人感受到一种运动的美,船在水中的流动与自然的相互交融。通过对江水、山峰和船只的生动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诗中“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展现了山水的险峻与壮丽,充满了冒险的气息。同时,水烟与山影的对照,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静谧与动荡的交织。诗的最后一句“劳歌谁复知”则引发了读者的深思,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反映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王勃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诗人思考着人生的意义,感受到一种无言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展现了唐代诗人典型的豪放与细腻并存的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弭棹凌奔壑:放下桨,划船穿越山谷,展现出一种游动的姿态。
  2. 低鞭蹑峻岐:轻轻地鞭策,沿着陡峭的小路前行,描绘出行进的艰难。
  3. 江涛出岸险:江水湍急,岸边险峻,体现出自然环境的危险。
  4. 峰磴入云危:高山直插云霄,形象地展示了山的高耸和险峻。
  5. 溜急船文乱:船在急流中摇摆不定,意象生动,表现出水流的急促。
  6. 岩斜骑影移:岩石的斜影在水面上变幻,增加了画面的动感。
  7. 水烟笼翠渚:水蒸气笼罩着青翠的沙洲,描绘出朦胧的美感。
  8. 山照落丹崖:山影映照在红色的崖壁上,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9. 风生蘋浦叶:风吹动浮萍,带来一丝生动的气息。
  10. 露泣竹潭枝:露珠滴落,仿佛在诉说着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11. 泛水虽云美,劳歌谁复知:虽说水面泛起波光,但劳苦的歌声却无人倾听,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露泣竹潭枝”将露珠比作泪滴,增强了情感。
  • 对仗: 如“江涛出岸险,峰磴入云危”,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 “露泣”赋予露珠以情感,使自然景象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壮丽山水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艰辛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豪情与细腻并存的艺术特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奔壑: 象征着变化与流动,表现出生命的动态。
  2. 江涛: 代表着自然的力量和险恶,暗示着人生的困难。
  3. 峰磴: 高耸入云的山峰,象征着理想与目标的遥远。
  4. 水烟: 朦胧与神秘,代表着自然的柔美。
  5. 露泣: 露珠的滴落,象征着诗人的感怀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勃的《泥谿》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战场的情景
    • B. 自然的壮丽与险峻
    • C. 人生的悲欢离合
  2. 诗中“露泣”一词的意思是?

    • A. 露珠如泪滴落
    • B. 露水滋润大地
    • C. 露珠在阳光下闪烁
  3. 本诗表达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考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1. 王勃《滕王阁序》:同样描绘自然壮丽,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历史与情感的交融。
  2.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但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情感更为激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勃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阮殿丞之静海 和致仕张尚书新创道院 寒食宿陈公塘上 病题二首 登甘露寺北望 代书寄宋州钱大监 宿蒋帝庙,明日游山南诸寺 北苑侍宴杂咏诗。菊 又和八日 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羪袍公子 贵赤卫 匸字旁的字 风光旖旎 谋莫难于周密 舌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点结尾的成语 包含道的成语 八拜之交 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牛吼地 图志 鲠涕 善色 包含跚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茫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重增其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