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2:01
贺新凉 中秋待月
作者: 周贻繁 〔清代〕
风起云开未。好秋宵琼楼夜锁,素娥犹睡。安得高歌声遏处,涌出冰轮似水。邀素魄金尊同醉。莫负团圆诗酒兴,倚雕阑玉露沾衣袂。清漏转,暗蛩细。芳筵索寞嗟无寐。望疏林朦胧隐见,喜如人意。羽佩珊珊何处是,为逐天风下坠。云路渺幽怀谁寄。乞与灵丹劳玉兔,许相携共作飞升计。空幻想,困尘累。
在风起云开之前,这美好的秋夜,琼楼被夜色锁住,素娥(嫦娥)仍在沉睡。哪里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高歌,使那冰轮似水的明月涌现?邀请素魄(明月)与金尊(酒杯)共饮。不要辜负这团圆的诗酒兴致,倚在雕阑上,玉露沾湿了我的衣袂。清漏(时光的流逝)渐渐过去,暗蛩(蟋蟀)细声低鸣。芳筵(酒宴)冷寂,叹息无眠。望着疏林,朦胧中隐约可见,喜悦如人所愿。那羽佩(衣饰)轻盈,何处去追逐天风而下坠?云路渺茫,幽怀寄托何处?乞求那灵丹(长生药)来劳顿玉兔,愿与之共同谋划飞升的计划。空中幻想,困扰着尘世的烦恼。
作者介绍:周贻繁,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意境悠远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富有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中秋时节,正值团圆佳节,作者借月抒怀,表达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贺新凉 中秋待月》以中秋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风起云开未”,为诗设下了一个清新的环境,仿佛在描绘一个刚刚明朗的秋夜。接着用“琼楼夜锁,素娥犹睡”描绘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嫦娥的沉睡象征着人们无法把握的美好。诗中“安得高歌声遏处”体现了诗人的热情,渴望在月明的夜晚放声高歌,然而却又感到无处可歌,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邀素魄金尊同醉”,体现了诗人对美酒和月亮的向往,意在与明月同醉,享受团圆的欢乐。然而,现实的孤寂又让诗人感到无奈,“芳筵索寞嗟无寐”,这种对照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诗人寄托了对飞升的幻想,体现了对生活的执着追求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明月和孤独思绪,表现了人对团圆、理想和未来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疲惫。诗人虽身处孤寂,却依然在幻想中追求美好,体现了人性对幸福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琼楼”指的是:
A. 美丽的山峰
B. 美丽的楼阁
C. 美丽的湖泊
D. 美丽的花园
“安得高歌声遏处”这句的意思是:
A. 哪里可以高歌?
B. 哪里可以安静?
C. 哪里可以饮酒?
D. 哪里可以休息?
诗中“清漏转”意指:
A. 时光流逝
B. 风声渐起
C. 月亮升起
D. 夜色加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较,周贻繁的《贺新凉 中秋待月》更注重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而李白的作品则更集中于抒发思乡之情。两者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