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贺新凉 遣欲

《贺新凉 遣欲》

时间: 2025-05-02 11:08:43

诗句

造物何曾巧。

看生人、一般愿望,百般计较。

使出化工真手段,仍是弥缝不彀。

奈心理、茫茫难靠。

扶得东边墙甫起,又西边、倒下门和灶。

不过是,寻烦恼。

四时景物丹青稿。

肯放怀、春花秋月,尽供舒啸。

枉杀天公心费尽,体贴般般周到。

总难讨、斯人之好。

只待阎罗顽老子,把一盘、抹得精光了。

各种账,都拉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8:43

原文展示:

贺新凉 遣欲
作者: 魏元旷

造物何曾巧。看生人一般愿望,百般计较。
使出化工真手段,仍是弥缝不彀。
奈心理茫茫难靠。扶得东边墙甫起,
又西边倒下门和灶。不过是,寻烦恼。
四时景物丹青稿。肯放怀春花秋月,
尽供舒啸。枉杀天公心费尽,
体贴般般周到。总难讨斯人之好。
只待阎罗顽老子,把一盘抹得精光了。
各种账,都拉倒。

白话文翻译:

这天造万物的工艺何曾如此巧妙?
看人生的愿望,真是千头万绪,
无数的计较和烦恼。
即使动用高超的技艺,
依然无法弥补心灵的缺陷。
心理的迷茫难以依靠。
东边的墙刚支起,
西边的门和灶又倒下。
不过是不断地在寻找烦恼罢了。
四季的风景如同丹青画卷,
愿意放开怀抱欣赏春花秋月,
尽情地释放情感。
可怜天公费尽心思,
体贴周到,但总无法获得她的欢心。
只希望阎罗老爷,能把一切都抹去,
把所有的账目统统抛开。

注释:

  • 造物:指自然或上天创造万物。
  • 百般计较:形容人们对生活中的种种琐事斤斤计较。
  • 化工真手段:指高超的手艺或技巧。
  • :用作语气词,表示无奈或困惑。
  • 茫茫:形容迷茫、无依无靠的状态。
  • 阎罗:传说中的冥界之王,掌管亡者的审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元旷,现代诗人,致力于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风格多样,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反映了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探寻。

诗歌鉴赏:

《贺新凉 遣欲》是一首引人深思的现代诗,诗人以“造物何曾巧”开篇,直指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性,强调人生愿望的多样与难以实现。诗中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东墙西倒的无奈,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频繁遭遇的挫折与烦恼。

全诗在意象上极为丰富,春花秋月不仅仅是自然的风景,更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寄托。这样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又无可奈何地面对现实的种种烦恼。

另外,诗中“枉杀天公心费尽”一句,展现了对命运和上天安排的不满,反映了现代人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所遭遇的困境。最后一句“只待阎罗顽老子,把一盘抹得精光了”,则表达了对结果的无奈与放下,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彻底放弃。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也有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造物何曾巧:质疑自然或命运的公正与巧妙。
  2. 看生人一般愿望,百般计较:人们对生活中各种愿望和得失的斤斤计较。
  3. 使出化工真手段,仍是弥缝不彀:即使用尽心思和技巧,仍然无法弥补心灵的缺失。
  4. 奈心理茫茫难靠:心理的迷茫让人无所依靠。
  5. 扶得东边墙甫起,又西边倒下门和灶:形象地描绘了生活中的无常与不顺。
  6. 不过是,寻烦恼:生活的琐事往往带来无尽的烦恼。
  7. 四时景物丹青稿:四季风景如画,象征着美好与理想。
  8. 肯放怀春花秋月,尽供舒啸:愿意放下心事,尽情享受自然之美。
  9. 枉杀天公心费尽,体贴般般周到:感叹命运的安排虽周到,但难以满足个人的追求。
  10. 总难讨斯人之好:尽管有诸多付出,却难以得到心仪之人的青睐。
  11. 只待阎罗顽老子,把一盘抹得精光了:希望能彻底放下过去的种种烦恼。
  12. 各种账,都拉倒:渴望解除生活中所有的负担与困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东边墙甫起”与“西边倒下门和灶”比喻生活中的无常。
  • 拟人:将自然描绘成有情感的“天公”,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春花秋月”与“东边墙”与“西边倒下”,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复杂性与无奈,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最终在痛苦中寻求解脱与放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花秋月:象征美好与希望,代表人生的理想。
  • 东墙西倒:象征生活的无常与挫折。
  • 阎罗:代表对命运的无奈与放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造物”指的是哪一方面?
    A. 人类的创造力
    B. 自然或上天的安排
    C. 生活中的烦恼

  2. 诗中提到的“春花秋月”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人生的理想与美好
    C. 生活的烦恼

  3. “东边墙甫起,又西边倒下门和灶”这句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不顺与无常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魏元旷更侧重于对现实的反思与无奈,而李白则更为洒脱、积极。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选》
  • 魏元旷作品集
  • 相关诗词鉴赏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偈 其十 偈 其九 偈 其八 偈 其七 偈 其六 偈 其五 偈 其四 偈 其三 偈 其二 偈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裯裷 三点水的字 海子 莱茵河 孽苗 鬼字旁的字 心之官则思 谋如涌泉 稽首再拜 革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号恸崩摧 齒字旁的字 包含贩的成语 先斩后奏 舌端月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