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5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8:02
贺新凉
作者: 吴藻 〔清代〕
六曲屏山角。有丝丝柳条绾住,一痕春脚。
却怪天公偏耐冷,作就轻阴漠漠。
正晓睡被莺催觉。病怯馀寒禁不得,检青箱重把湖绵著。
梳裹罢,启湘箔。心情只似今非昨。
报庭前残红谢也,又添离索。
狼藉胭脂香满地,多半隔宵风恶。
翻悟到人生荣落。回首繁华原若梦,再休提命合如花薄。
茵与溷,偶然错。
在曲折的山角,有柳条轻轻缠绕着,一道春天的脚印。
只怪老天偏偏耐寒,给我们带来了轻盈的阴霭。
刚刚睡醒,听到黄莺在催促我。身体还留有寒意,无法抵挡,
只得从青箱中重拿湖绵。
梳理完毕,打开窗帘,心情却似乎与往日大相径庭。
庭前的残红花瓣已经凋谢,又增添了离愁别绪。
满地狼藉的胭脂香,多半是昨夜的风恶作剧。
我深悟到人生的荣华与落寞,
回首繁华如梦,还是不要提及命运如花的脆弱。
草席与污垢,偶然之间错过了。
吴藻(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景承,号晦庵,江苏人。吴藻一生经历了明清交替的历史变迁,深受时代影响,作品多描绘人生的无常和感慨。
《贺新凉》创作于吴藻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受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荣华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有春天的气息,又透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贺新凉》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细腻体验。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条轻拂,仿佛春日的脚步轻轻走来,但紧接着却转入对寒冷天气的怨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随之而来的是对自身状态的反思,诗人在晨晨的鸟鸣中醒来,却感到身体的寒意依旧,表现出一种病态的脆弱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庭前花瓣的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对往昔繁华的回首又让人感慨万千,人生荣华如梦,短暂而易逝。整首诗的情感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下,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珍惜当下的意义。
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强调了珍惜当下、适应变化的重要性。
《贺新凉》的作者是?
诗中“庭前残红”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箱”是什么?
《春夜喜雨》与《贺新凉》均以春天为背景,前者展现了春雨的滋润与生机,后者则侧重于春天的脆弱与人情的变化。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偏向于自然的美好,后者则反映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