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5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51:49
无心帖括求高第,复上梁王却聘书。
祇为耽间成疾疢,非关傲世托耕锄。
酒逢嘉会疏狂在,秋满长安寂寞余。
自是不归归亦得,北来南去任樵渔。
我无意于争取高中的名次,反而再次上书给梁王拒绝了他的聘请。
只因为我沉迷于闲适的生活而得了疾病,并不是因为傲视世俗而选择耕作。
在美好的酒会上我放纵自己,秋天的长安却令我感到孤寂。
无论是否归来,归去也好,北方南方随意做个樵夫或渔夫。
高方,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清淡、洒脱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秋季科举考试的前夕,诗人内心纠结于功名与个人理想之间,拒绝了王爷的邀请,表明了他对世俗功名的不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闱考试前的复杂心情,展现了他对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开头两句以“无心”和“复上”开场,直接表达了他不愿意追求高名的决心。诗人拒绝了梁王的聘请,这不仅是对世俗官职的拒绝,也暗示了他对个人自由的渴望。接着,诗人提到因“耽间成疾疢”而生病,这一细节透露出他在追求闲适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扰。
在酒会的描写中,诗人体验到一种短暂的快乐,而“秋满长安”则是对现实的描绘,秋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季节,也让诗人感受到一种孤寂的情绪。末尾的“自是不归归亦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任凭自己在北方南方随意选择生活方式,体现了对自由洒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反思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功名与个人生活之间的思考,表现出对世俗的淡漠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反映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洒脱风范。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功名
B. 对生活的淡泊
C. 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樵渔”象征什么?
A. 忙碌的生活
B. 自由自在的生活
C. 对世俗的追求
答案:B
“秋满长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寂
C. 忧愁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