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40
念奴娇 重过广陵同王西樵孙介夫夜话即宿西樵寓中
登车一叹,叹羊裘已破,朔风如镞。
枉道那辞三百里,为与琅琊情熟。
却遇兴公,铿然屐响,也过东头屋。
三人相对,寒灯淡晕生绿。
少顷客去余留,王公呼我,大被从君宿。
睡说三冬歧路事,起坐何烦频蹴。
绵定奇温,居殊不易,握粟凭谁卜。
车中霜满,夜寒私语童仆。
我登上车子,感叹自己的羊毛衣已经破损,北风呼啸如箭。
我为了和琅琊的朋友相聚,白白走了三百里。
恰好遇见兴公,踏着铿锵的木屐声,也路过东头的屋子。
三人面对面坐着,寒灯的微光中泛出淡淡的绿色。
不久客人离去,王公邀请我,与他同宿在大被之下。
在梦中谈论着三冬的岔路事情,起身坐下时何必频频跺脚。
这温暖的宿处,实在难得,握着粮食又能依靠谁来占卜呢?
车上满是霜,夜寒中我与童仆低声私语。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7-1680),字钟溪,号青溪,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和诗歌。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自然景象,风格细腻、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陈维崧重游广陵时,感慨于友情与人生的变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温暖记忆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的“登车一叹”,用简短却饱含情感的句子,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随后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的夜晚,北风的侵袭和羊裘的破损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无常。而为了与友人相聚,诗人愿意跋涉三百里,这种执着与热情让人动容。
在与兴公的偶遇中,铿然的屐响为这段相聚增添了几分生动的气氛,三人围坐在灯下,仿佛在时光中凝固。寒灯下的淡绿光晕,既是环境的描写,也是情感的映射,温馨而又略带忧伤。随后,王公的邀请则让人感受到温暖与友情的珍贵,尽管外界寒冷,但内心的交流与关怀让这一夜变得格外温暖。
最后两句将夜寒与童仆的私语结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信任,仿佛在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友情与温暖总会存在。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情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友情为核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温暖的珍贵,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羊裘已破”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兴公”是指?
“车中霜满”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