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6:18
《书怀》
默默守吾道,望荣来替愁。
吟诗应有罪,当路却如雠。
陆海傥难溺,九霄争便休。
敢言名誉出,天未白吾头。
我默默地守护自己的理想,希望荣华能够来替代我心中的忧愁。
吟诗本是有罪的,但在路上却如同被敌人追赶。
即使在陆地和海洋也许难以沉沦,九霄之上也争着要休息。
我敢于谈论名声,但天色未亮,我的头还未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中常表现出对理想和名利的追求及对人生困境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思考中,表现了作者对名誉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书怀》是一首表达内心情感与理想追求的诗歌,展现了作者的孤独与苦闷。开篇“默默守吾道”,以沉静的口吻引入,表明了作者对自己理想的坚定与执着。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透出一种对荣华的渴望,以及对生活苦闷的深思,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愁。
“吟诗应有罪,当路却如雠”一句,表面上似乎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自责,但实际上却暗示了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常常会受到外界的误解与攻击。此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心中对名声与荣耀的复杂情感。
后面几句则将视野拓展至更广阔的天地,表达了一种超越困境的勇气。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或是高空,诗人都展现出一种不屈服的精神,尽管处于逆境但依然希望能够迎来光明。最后一句“天未白吾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在的无奈。
全诗情感深邃,语句铿锵,既有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唐代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了对名誉和荣华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与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书怀》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曹松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陆海傥难溺”意指什么?
A. 陆地和海洋都很安宁
B. 人生的困境难以逃避
C. 追求理想的艰难
D. 高处的荣华
诗中“天未白吾头”表达了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C. 对名声的渴望
D.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曹松的《书怀》与杜甫的《登高》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曹松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名声的渴望,而杜甫则展现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两者虽主题相近,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