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7:25
送侯孝杰殿丞签判潞州
作者:梅尧臣 〔宋代〕
同在洛阳时,交游尽豪杰。
倏忽三十年,浮沈渐磨灭。
惟余一二人,或位冠夔禼。
我今在若亡,似竹空有节。
人皆欲吹置,老硬不可截。
君自缑山来,别我不畏热。
言作潞从事,家贫禄仕切。
六月上太行,辛勤非计拙。
天当气候凉,清风自骚屑。
虽云数日劳,斗与炎蒸绝。
君本公王孙,才行实修洁。
锵锵发英声,莹莹如佩玦。
是为君子器,终见不渝涅。
相逢未易期,梦寐归鼓枻。
这首诗写道:
我们曾在洛阳相识,交游的朋友多是豪杰。转眼三十年过去了,经历的浮沉渐渐磨灭了往日的记忆。如今只剩下寥寥几人,有的地位已经很高。我现在的处境如同竹子,外表有节,但内心却空无一物。人们都想把我抛弃,然而我却如老树般坚韧,不易动摇。你从缑山而来,告别我时毫不在意酷热。听说你去潞州做官,家境贫寒,仕途艰难。六月的太行山上,你勤劳工作并不怕苦。天气逐渐变凉,清风徐来,令人舒畅。虽说这几天你辛苦劳作,却没有受到炎热的煎熬。你本是王公贵族,才华和品德都极其出众。你的声音如铿锵之音,光彩如佩玉一般。你就是君子之器,最终会经历考验而不变本色。相逢并不容易,愿在梦中与你重聚。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亭,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于诗歌创作,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的兴衰,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送别朋友侯孝杰赴潞州任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鼓励,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采用了回忆与现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独特思考。首联通过回忆与朋友在洛阳的交游,表达了对豪杰的追忆,转而感慨三十年的浮沉,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和惋惜。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竹子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外表看似有节操,内心却感到空虚。
而在对友人的描写中,诗人则表现出对侯孝杰的赞赏与期许,提到他曾是王公贵族,才华出众,愿他在潞州的仕途能够顺利。诗中用“清风自骚屑”描绘出自然景象,增强了诗的意境,同时也为友人送行的场景增添了一份清新与凉爽。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沉重转向希望,最后以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收尾,令整首诗在离别的伤感中透出一丝温暖的情愫,传达出深厚的友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持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城市是哪个?
A. 长安
B. 洛阳
C. 杭州
D. 成都
诗人对友人的评价是?
A. 浮华
B. 贵族
C. 贪婪
D. 无能
诗中用“竹”来比喻什么?
A. 友情
B. 节操与孤独
C. 自然
D. 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