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再和

《再和》

时间: 2025-05-02 07:41:28

诗句

廉纤小雨破花寒,野雀争巢斗作团。

手卷白云光引素,舌飞明月响倾盘。

群公锦绣为肠胃,独我应埃满肺肝。

强应小诗无气味,犹惭白发厕郎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1:28

原文展示:

再和
梅尧臣 〔宋代〕

廉纤小雨破花寒,
野雀争巢斗作团。
手卷白云光引素,
舌飞明月响倾盘。
群公锦绣为肠胃,
独我应埃满肺肝。
强应小诗无气味,
犹惭白发厕郎官。

白话文翻译:

轻柔细雨打破了花的寒意,
野雀争着筑巢,忙作一团。
我手中卷起白云,光芒引导着细雨;
舌尖上飞舞的明月,响声倾倒在盘子里。
群公们的锦绣佳作供人欣赏,
而我却满怀尘埃,困扰着肺肝。
强作小诗却无甚气味,
仍然惭愧白发如厕的郎官。

注释:

  • 廉纤:形容细雨轻柔。
  • 斗作团:指鸟儿们争相筑巢,形成一团热闹的景象。
  • 手卷白云: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参与。
  • 舌飞明月:指诗人的口才或才思如明月般清晰、流畅。
  • 群公锦绣:群公指的是那些有名望的士大夫,他们的作品被视为华丽的作品。
  • 埃满肺肝:意指诗人感到困扰、压抑,胸中充满尘埃。
  • 厕郎官:指的是在官场中处于卑微地位的人,带有自嘲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他以工整严谨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著称,代表了北宋诗人中的一股清流。梅尧臣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官场的感慨。

创作背景:

《再和》是梅尧臣在闲暇时写下的一首诗,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思考。诗中描绘了细雨、野雀、白云、明月等自然景象,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与反思,表现了他在诗词创作中的矛盾心态。

诗歌鉴赏:

《再和》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对比的诗,诗人通过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内心感受的深刻反思。开篇的“廉纤小雨破花寒”通过细雨渲染出一种春天的气息,仿佛在告诉读者,即使是在寒冷的季节,生命仍然在不断地生长与争斗。接下来的“野雀争巢斗作团”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动的画面,鸟儿在忙碌地筑巢,象征着生命的繁忙与活力。

而“手卷白云光引素,舌飞明月响倾盘”则展现了诗人的才思与创作热情,白云与明月象征着高远与清晰,诗人似乎在自我陶醉于创作的过程中。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自省与自嘲,“群公锦绣为肠胃,独我应埃满肺肝”,诗人意识到自己的作品与那些名士的华丽相较之下显得微不足道,内心充满了惆怅与无奈。

结尾的“强应小诗无气味,犹惭白发厕郎官”则是自我否定与自嘲的升华,白发象征着年岁渐长,诗人在此感慨自己的平凡与无能,愈发感到对比之下的惭愧。整首诗在生动的自然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反思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我的审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深刻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廉纤小雨破花寒:细雨轻柔地打破了花朵的寒气,表现春天的柔情。
  2. 野雀争巢斗作团:野雀在争相筑巢,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景象,象征生命的活力。
  3. 手卷白云光引素:诗人手中卷起白云,象征着他对自然的参与和对诗意的追寻。
  4. 舌飞明月响倾盘:口才如明月般灵动,表达诗人的才思与灵感。
  5. 群公锦绣为肠胃:众多名士的作品如美食般令人赞赏,反衬出自己创作的微不足道。
  6. 独我应埃满肺肝:独自承受内心的烦恼与困扰,显现出诗人的无奈。
  7. 强应小诗无气味:强作小诗却觉得无趣,反映出对自己作品的不满。
  8. 犹惭白发厕郎官:自嘲白发如厕的低微身份,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和惭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群公锦绣”比喻名士的华丽作品,增强了对比效果。
  • 拟人:如“舌飞明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表现诗人的才情。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如“廉纤小雨”与“强应小诗”,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展现了对创作的坚持与自我价值的质疑,最终形成了一种深刻而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雨:象征温柔与细腻,给人以生机与希望。
  • 野雀: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无拘无束。
  • 白云:象征高远与自由,体现了诗人的追求。
  • 明月:象征清晰与智慧,表现诗人的才思。
  • 锦绣:象征华丽与才华,反映出对名士作品的赞美与自我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廉纤小雨”所指的是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雪
    D) 风

  2. “舌飞明月”的含义是什么?
    A) 明月会飞
    B) 口才如明月般灵动
    C) 月亮在飞舞
    D) 诗人看到的明月

  3. 诗中所提到的“群公锦绣”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名士们的作品
    C) 自然的美景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B) 细雨
  2. B) 口才如明月般灵动
  3. B) 名士们的作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与《再和》:两首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春夜喜雨》更强调春雨的滋润与生命的复苏,而《再和》则更多地关注诗人的内心感受与反思。
  • 《静夜思》与《再和》:李白在《静夜思》中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梅尧臣在《再和》中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创作的自省,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较大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文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梅尧臣的《再和》,从而深刻领悟诗中的情感与意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 纸贵戏作 沁园春 杭州感事 沁园春 其六 蟀 沁园春 其一 汗 沁园春 其十二 蚊 沁园春 沁园春 草花 沁园春 送海琴游吴门 沁园春 阑干 沁园春 其一 观竞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计时 借身报仇 折文旁的字 体疗 拔树搜根 赭面 起卦 胸无点墨 鱼跃龙门 夫妇反目 隶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诡说 包含丝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