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别恨眉尖无数

《如梦令·别恨眉尖无数》

时间: 2025-05-04 03:40:14

诗句

别恨眉尖无数。

后夜王孙何处。

歌馆与妆楼,目断行云.凝伫。

凝伫。

忆泪千行红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0:14

原文展示:

如梦令·别恨眉尖无数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别恨眉尖无数。
后夜王孙何处。
歌馆与妆楼,
目断行云凝伫。
凝伫。
忆泪千行红雨。

白话文翻译:

别时的怨恨如同眉间细密的愁苦。
后来的夜晚,王孙你又在何方呢?
歌舞馆和妆楼里,
我目送着行云,凝望着远方。
凝望着。
想起当时的泪水如同千行红雨般流淌。

注释:

字词注释:

  • 别恨:离别时的怨恨。
  • 眉尖:这里指的是眉间,象征着愁苦的积累。
  • 王孙:古代对王族子弟的称呼,这里可能指情人。
  • 歌馆与妆楼:指的是歌舞娱乐场所和梳妆打扮的楼阁。
  • 凝伫:凝视、停留的意思。
  • 忆泪千行红雨:形象地描绘了思念的泪水,如同细雨般纷纷落下。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王孙”常用来代表高贵的男子,可能暗示着一段未能成全的爱情。古代文人常通过歌舞场所表达情感,这与当时的社会风俗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爱情、离别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赵长卿经历离别之时,流露出对爱人的思念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细腻的表达和重视。

诗歌鉴赏:

《如梦令·别恨眉尖无数》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开篇以“别恨”引出主题,展示了离别带来的心痛和愁苦。诗中“眉尖无数”形象地传达了思念的积累与深重,细腻而生动。接着提到“后夜王孙何处”,表达了对爱人的思索与不知所踪的惆怅,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无助。

诗人通过“歌馆与妆楼”的描绘,将情感寄托在这些场所,展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目断行云凝伫”则更是将思念的情绪提升到一种超然的境界,仿佛连天上的行云也在诉说着他的愁苦。最后以“忆泪千行红雨”收尾,泪水的意象不仅是对过往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无奈与渴望。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离愁别绪的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别恨眉尖无数:离别时的怨恨积累如同眉间的愁苦。
  2. 后夜王孙何处:在漫漫长夜中,不知爱人身在何处。
  3. 歌馆与妆楼:歌舞娱乐场所与妆扮的楼阁,代表着曾经的欢愉。
  4. 目断行云凝伫:凝视着远方的行云,意象上表现出思念与等待。
  5. 凝伫:反复强调思念的情感。
  6. 忆泪千行红雨:回忆起往昔的泪水如同红色的雨水般洒落,形象生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红雨”,增强了情感的色彩。
  • 对仗:词句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拟人:行云仿佛也在承载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离别与思念的描绘,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望,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在爱情中常有的惆怅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眉尖:愁苦的象征,表现内心的复杂情感。
  • 王孙:象征着理想化的爱情,代表心中的向往。
  • 歌馆与妆楼:欢乐与美丽的记忆,形成鲜明对比。
  • 行云: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不可追寻的过去。
  • 红雨:泪水的象征,传达思念的强烈与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别恨眉尖无数”中的“眉尖”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愁苦
    C. 欢乐

  2. “后夜王孙何处”中的“王孙”指的是: A. 一位普通人
    B. 高贵的男子
    C. 诗人自己

  3. 诗中的“红雨”主要代表: A. 雨水
    B. 思念的泪水
    C. 快乐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感伤,但其风格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沉。赵长卿的《如梦令》则结合了更多的环境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期待并存的氛围。两者都展现了古代词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细腻表达。

相关查询

乍归信笔写兴二首 其一 芜湖县 南高峰塔 寓富池双泉寺三首 林檎花 刘合舍迁居山中 答问游庐山日子 湖山堂 题大赛山中人家 孤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败的成语 包含搒的词语有哪些 龙施 归之若流 守邸 孟仲叔季 逆水行舟 穴宝盖的字 豕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涓滴之劳 阜字旁的字 金币 永劫沉轮 动词 丿字旁的字 东跑西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