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平乐(忠孝堂雨过,荷花烂然,晚晴可人,因呈李宜山同舍)

《清平乐(忠孝堂雨过,荷花烂然,晚晴可人,因呈李宜山同舍)》

时间: 2025-05-02 07:52:21

诗句

水乡清楚。

襟袖销袢暑,绰约藕花初过雨。

出浴杨妃无语。

葡萄酌玻璃。

已拚一醉酬伊。

浪卷夕阳红碎,池光飞上帘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2:21

原文展示:

水乡清楚。襟袖销袢暑,绰约藕花初过雨。出浴杨妃无语。葡萄酌玻璃。已拚一醉酬伊。浪卷夕阳红碎,池光飞上帘帏。

白话文翻译:

水乡的景色清晰可见,襟袖上的热气已消去,几朵初开过雨的藕花显得格外妩媚。仿佛出浴的杨贵妃无言以对,手中端着葡萄,向玻璃杯中斟酒。此时我已醉意朦胧,只想以酒来回报她。浪花卷起,夕阳照耀下的红色如碎金般闪烁,池水的波光映射到帘子上,仿佛飞舞而来。

注释:

  • 襟袖:衣服的襟口和袖子,形容穿着的轻便。
  • 销袢:消除酷热,袢是指衣物的松紧带。
  • 绰约:形容姿态娇美。
  • 杨妃:指杨贵妃,唐朝著名的美人。
  • :饮酒,斟酒。
  • 已拚一醉:已然醉意已浓。
  • 浪卷夕阳红碎:浪花翻滚,夕阳的光辉如碎片般闪烁。
  • 池光飞上帘帏:池塘的光影映射在窗帘上,形象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字季长,号长卿,南宋时期的词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故其作品常带有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一个雨后晴朗的傍晚,作者在忠孝堂的水乡中,目睹了荷花的娇美与夕阳的辉映,感受到宁静与美好,因而写下此词以寄情于友。

诗歌鉴赏:

《清平乐》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雨后的水乡美景,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开头“水乡清楚”点明了环境的清新,接着用“襟袖销袢暑”描绘出一幅清凉的画面,恰似夏日的酷热被雨水洗净,令人心旷神怡。“绰约藕花初过雨”则将注意力转向了荷花,描绘了它在雨后娇嫩、妩媚的姿态,带有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接下来的“出浴杨妃无语”更是将美与静谧结合,仿佛杨贵妃出浴后那种静谧的优雅,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葡萄酌玻璃”则引入了饮酒的场景,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氛围,酒是交流的媒介,作者希望通过饮酒来表达对友人的情谊。

最后两句“浪卷夕阳红碎,池光飞上帘帏”则将整个场景推向高潮,夕阳的余晖与浪花的翻滚交织在一起,水面上的波光粼粼映射到窗帘上,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美丽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对美好自然景象的赞美,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友谊的珍惜,给人以温暖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乡清楚:清晰的水乡,描绘出宁静宜人的环境。
  2. 襟袖销袢暑:襟袖的热气消失,暗示着雨后的凉爽舒适。
  3. 绰约藕花初过雨:雨后藕花娇美,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4. 出浴杨妃无语:出浴的杨贵妃,象征美丽与无言的优雅。
  5. 葡萄酌玻璃:饮酒的场景,流露出轻松愉快的气氛。
  6. 已拚一醉酬伊:用酒来报答友人的情谊,表达深厚的感情。
  7. 浪卷夕阳红碎:夕阳与浪花的交融,表现出美丽而富有动感的景象。
  8. 池光飞上帘帏:池水的光影如同飞舞,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比作情谊的表达,形象生动。
  • 拟人:夕阳与浪花的交融如同在对话,增添了灵动感。
  • 对仗:如“浪卷夕阳红碎,池光飞上帘帏”,形成了优美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雨后水乡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乡:象征着清新与宁静。
  • 藕花:代表美丽与纯洁。
  • 杨妃:象征优雅与深情。
  • 葡萄:代表丰饶与欢乐。
  • 夕阳:象征生命的余晖与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乡清楚”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 A. 热闹喧嚣
    • B. 宁静清新
    • C. 纷乱复杂
      答案: B
  2. “襟袖销袢暑”中“销袢”指的是什么?

    • A. 增加温度
    • B. 消除酷热
    • C. 休息放松
      答案: B
  3. “出浴杨妃无语”中的“杨妃”指的是谁?

    • A. 西施
    • B. 王昭君
    • C. 杨贵妃
      答案: C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如梦令》(李清照)

诗词对比:

作品对比:

  • 《清平乐》《水调歌头》

    • 前者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后者则更注重对时局的感慨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 《清平乐》《如梦令》

    • 两者都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如梦令》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1. 《宋词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赵长卿研究》

相关查询

却聘 咏松 谒丞相祠观八阵图 酴醾 题平亭 控巴台次韵 控巴台次韵 九日登屏山 荷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拘録 糸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圆渊方井 厂字头的字 狗猪不食其余 赤凤 曀滞 凤吟鸾吹 高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心直嘴快 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飞龙舞凤 就地里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