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8:07
原文展示:
挽曾达臣二首 其一 赵蕃 〔宋代〕
丘壑岂遗物,市朝宁污尘。 士当明大节,天下弃斯民。 玉笥游仙梦,浮云阅世身。 襄阳独耆旧,他国顾无人。
白话文翻译:
山林深处的丘壑怎能被遗忘,繁华的市朝不过是尘土。 士人应当明白大节,天下虽大,却抛弃了这些百姓。 玉笥中的游仙梦,浮云般的阅世身。 襄阳独自留存着老辈的贤人,其他国家却无人关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首诗是赵蕃为悼念曾达臣而作,曾达臣是一位有德行的隐士,赵蕃对其深表敬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曾达臣去世后所作,表达了赵蕃对曾达臣的哀悼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山林与市朝的对比,强调了士人应当坚守道德原则,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失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与市朝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弃。诗中“丘壑岂遗物,市朝宁污尘”一句,用“丘壑”象征隐逸的高洁,用“市朝”象征世俗的污浊,形成鲜明对比。“士当明大节,天下弃斯民”则表达了作者对士人应当坚守道德原则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失望。“玉笥游仙梦,浮云阅世身”一句,用“玉笥”和“浮云”象征隐逸的超脱和世事的无常,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最后两句“襄阳独耆旧,他国顾无人”,则通过对曾达臣的悼念,表达了对有德行隐士的敬意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丘壑岂遗物,市朝宁污尘。
士当明大节,天下弃斯民。
玉笥游仙梦,浮云阅世身。
襄阳独耆旧,他国顾无人。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弃,强调士人应当坚守道德原则,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丘壑岂遗物”中的“丘壑”象征什么? A. 世俗的污浊 B. 隐逸的高洁 C. 仙境的梦想 D. 世事的无常
诗中“士当明大节”中的“大节”指什么? A. 重要的道德原则 B. 世俗的污浊 C. 隐逸的高洁 D. 仙境的梦想
诗中“玉笥游仙梦”中的“玉笥”象征什么? A. 世俗的污浊 B. 隐逸的高洁 C. 仙境的梦想 D. 世事的无常
诗中“襄阳独耆旧”中的“耆旧”指什么? A. 重要的道德原则 B. 世俗的污浊 C. 有德行的隐士 D. 仙境的梦想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