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6:21
赋帘
李世民 〔唐代〕
参差垂玉阙,舒卷映兰宫。
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
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
惟当杂罗绮,相与媚房栊。
这首诗描绘了华丽的帘子悬挂在玉制的阙楼上,轻轻地舒展和卷起,映照着兰宫的美景。珠子的光芒在明亮的月光中摇曳,竹子的影子在清风中摇动,显得格外迷人。彩色的帘子散落在银钩上,精美的花纹倾斜在桂花的窗户中。我们应该把这些美丽的绮罗混杂在一起,共同装饰这间房子。
作者介绍: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因其政治才能和治国理念而被称为“贞观之治”。他不仅是一位统治者,也是一位有文学才华的诗人,其诗作风格多变,常以豪放、雅致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朝盛世时期,社会繁荣,文化昌盛,李世民希望通过诗歌展示宫廷的华丽与安宁,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赋帘》通过对帘子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优雅。诗中的“参差垂玉阙”让人联想到高贵的建筑,带有一种清丽脱俗的气息;而“舒卷映兰宫”则生动地描绘了帘子在月光下的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宫廷的轻柔与浪漫。珠光和竹影的交融,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有明亮的光泽,又有自然的宁静。接下来的描写中,银钩与桂户的结合,体现了华丽与自然的和谐美。最后一句“惟当杂罗绮,相与媚房栊”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强调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需要相互融合、共同装点的理念。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表现了李世民作为皇帝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华丽环境的描绘,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人们对优雅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珠光摇素月”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惟当杂罗绮”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