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立秋夜泾川馆中杂兴兼怀舍弟

《立秋夜泾川馆中杂兴兼怀舍弟》

时间: 2025-05-07 22:25:12

诗句

薄暮西风生树头,坐看凉气近人浮。

一年今日才过半,梧叶萧萧已厌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5:12

原文展示

薄暮西风生树头,坐看凉气近人浮。一年今日才过半,梧叶萧萧已厌秋。

白话文翻译

黄昏时分,西风吹动着树梢,我静坐在这里,感受着渐渐逼近的凉意。转眼间,一年已经过去了一半,梧桐树的叶子已经开始飘落,让人感到对秋天的厌倦。

注释

  • 薄暮:指黄昏,天色渐暗的时分。
  • 西风:西边吹来的风,常常与秋天的到来有关。
  • 凉气:指空气中的凉意。
  • 梧叶萧萧:梧桐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萧萧作响,象征着秋天的凋零和寂寥。
  • 厌秋:对秋天的厌倦,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典故解析

  • 梧桐:古人常用梧桐树作为秋天的象征,梧桐叶落不仅是季节变迁的标志,也寓意着生命的无常。
  • 西风:在古诗中,西风常常与秋天相联系,寓意着凋零和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奎,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立秋之际,正值时节交替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兄弟的思念。

诗歌鉴赏

《立秋夜泾川馆中杂兴兼怀舍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薄暮西风生树头”,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西风的吹拂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这种自然景象不仅是时节的变化,也是诗人心境的映射。接着提到“坐看凉气近人浮”,凉意的逼近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

“一年今日才过半”,诗人感叹时间的飞逝,似乎在感慨自己在岁月长河中的渺小和无奈。而“梧叶萧萧已厌秋”则是对秋天的厌倦,这种厌倦不仅是对季节的感受,更是一种对生命变化的无奈心情。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渗透着淡淡的忧伤,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兄弟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薄暮西风生树头:黄昏时,西风轻轻吹动树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坐看凉气近人浮:静坐于此,感受到凉意逐渐接近,暗示着秋天的来临。
  3. 一年今日才过半:感叹时间的流逝,一年已经过去一半,生命的无常在此显露。
  4. 梧叶萧萧已厌秋:梧桐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表现出对秋天的厌烦,象征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凉气“近人浮”,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特征,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中“薄暮西风”“凉气近人”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兄弟的思念,展现了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秋天的来临,暗示着生命的变化。
  • 梧叶:代表秋天的凋零,寓意生命的无常。
  • 凉气:象征着季节的交替,体现出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薄暮西风”意指什么? A. 黄昏的景象
    B. 春天的气息
    C. 夏天的热浪
    答案:A

  2. “梧叶萧萧已厌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秋天的厌倦
    C. 对冬天的喜爱
    答案:B

  3. 诗中提到“一年今日才过半”,说明了什么? A. 时间过得很慢
    B. 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秋思》 - 张籍

诗词对比

  • 《立秋夜泾川馆中杂兴兼怀舍弟》与《秋夕》: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但戴奎的诗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感受,而杜甫则通过描绘孤独的秋夜,展现了社会动荡中的人心惶惶。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戴奎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襄柑分惠景仁以诗将之 金山寺 皇后阁五首 其二 送孙广 雨过化光西斋 尧夫垂未佳驾辄次二韵为谢 晚过邻几官舍三首 郑闳中挽辞二首 其二 太素雪中惠小桃 太皇太后阁六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来下 浣染 阴阿 艮字旁的字 灯蛾扑火 跳蹶 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富有四海 守经达权 燕雀处屋 追媵 心字底的字 借剑杀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