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58
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
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
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
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
相去百馀里,魂梦自相驰。
形容在胸臆,书札通相思。
烦君爱我深,轻车忽载脂。
塞门秋色老,霜气方凝姿。
此地少平川,冈阜相参差。
谁知路非远,行者多云疲。
君能犯劲风,信宿凌欹危。
情亲不自倦,下马开双眉。
相对坐沉吟,屈指惊岁时。
万事且莫问,一杯欣共持。
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
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
中庭有疏芦,淅淅闻风吹。
长河卷云色,凝碧无瑕疵。
一言开我怀,旷然澹希夷。
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无他人,与君闲解题。
陶然叩寂寞,再请吟清诗。
得意且忘言,何况竹与丝。
顷刻过三夕,起坐轻四肢。
明朝告行去,惨然还别离。
出门送君去,君马扬金羁。
回来坐空堂,寂寞无人知。
重重碧云合,何处寻佳期。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58
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相去百馀里,魂梦自相驰。形容在胸臆,书札通相思。烦君爱我深,轻车忽载脂。塞门秋色老,霜气方凝姿。此地少平川,冈阜相参差。谁知路非远,行者多云疲。君能犯劲风,信宿凌欹危。情亲不自倦,下马开双眉。相对坐沉吟,屈指惊岁时。万事且莫问,一杯欣共持。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中庭有疏芦,淅淅闻风吹。长河卷云色,凝碧无瑕疵。一言开我怀,旷然澹希夷。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眉睫无他人,与君闲解题。陶然叩寂寞,再请吟清诗。得意且忘言,何况竹与丝。顷刻过三夕,起坐轻四肢。明朝告行去,惨然还别离。出门送君去,君马扬金羁。回来坐空堂,寂寞无人知。重重碧云合,何处寻佳期。
十年才见一次面,世俗的事物总是多变。云雨容易散去,山川却长久分隔。我承受着凤阙的恩惠,负责监狱的工作在桥的山边。你在龙骧府中,掌管奏章的文书。我们相隔百余里,梦魂仍能相互追逐。你我情思都在心中,书信传递着相思之情。希望你对我的爱深厚,轻车送我油脂。塞外的秋色渐老,霜气凝聚着姿态。这地方少有平地,山峦高低错落。谁知道路并不远,行人却常常感到疲倦。你能够迎风而行,信心十足地安然度过。情谊亲密不觉倦,下来一起展眉欢笑。面对面坐下沉吟,指头屈指惊叹岁月流转。万事先不去问,一杯酒共欢持。夕阳忽然西倾,明月高挂树枝。卷帘引来瑶玉,灭烛临霜的台阶。中庭有稀疏的芦苇,微风吹拂声细细。长河卷起云彩,碧水无瑕疵。说出一言打开我的怀抱,清淡而宁静。漫长的夜晚悠长,冷静的思绪恰恰合适。眼前没有他人,与君闲聊解题。陶然击打寂寞,再请吟唱清诗。得意时且忘言,何况竹与丝。转眼过了三夜,起坐轻松四肢。明天告别你,心痛地再次离别。出门送你走,君马扬起金缰。回来坐在空堂,寂寞无人知晓。重重碧云相聚,何处去寻良辰美景。
舒元舆,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精致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此诗的创作可能源于作者与友人相隔千里,因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诗中细腻地描绘了两人相聚与离别的情感,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浸透着深厚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与珍重。开头以“十年一相见”引入,便显露出时光的流逝和相聚的珍贵。诗中多次提到自然景象,如“云雨”、“山川”、“秋色”等,作为情感的映衬,既增添了诗的意境,也使得情感更为真切。随着诗的推进,作者逐渐从对离别的感伤,转向对友情的珍惜,最后在共享一杯酒中找到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和“友情”展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相聚时光的怀念,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珍惜。
诗中提到的“龙骧府”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描述的“云雨”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