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刘德修用黄文叔韵赠行

《和刘德修用黄文叔韵赠行》

时间: 2025-08-13 14:56:12

诗句

碧玉长篙黄篾篷,两淮烟月五湖风。

金梭织锦烦时匠,琼尺裁云补化工。

去路江山随意绿,归时桃杏断肠红。

岷峨二妙贻双璧,万丈光芒照病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4:56:12

原文展示:

和刘德修用黄文叔韵赠行
作者:杨万里〔宋代〕
碧玉长篙黄篾篷,两淮烟月五湖风。
金梭织锦烦时匠,琼尺裁云补化工。
去路江山随意绿,归时桃杏断肠红。
岷峨二妙贻双璧,万丈光芒照病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和出行的情景。诗的开头提到用碧玉制成的长篙和黄篾做的帆篷,描绘出两淮地区的烟雾与月色,还有五湖的清风。接着,诗人谈到金色的梭子编织锦缎,令人烦恼的工匠技艺,以及琼瑶的尺子裁剪云彩,补缀出美丽的工艺。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出行时山水的绿意和归来时桃花杏树的红色,令人心碎。最后两句提到岷山和峨眉的美妙,赠予双璧,光芒万丈,照亮了病中的老翁。

注释:

  • 碧玉长篙:碧玉制成的长杆,用于撑船。
  • 黄篾篷:用黄篾编制的船篷。
  • 两淮:指淮河流域,包括淮河及其支流。
  • 金梭:金色的梭子,用于织布。
  • 琼尺:美玉制成的尺子。
  • 去路江山随意绿:出行时江山景色随心所欲,尽显绿意。
  • 归时桃杏断肠红:归来时桃花和杏树的红色让人心痛。
  • 岷峨:岷山与峨眉山,二者皆为名山,象征美丽与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万里与友人刘德修相送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

诗歌鉴赏:

这首诗歌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引人入胜。开头通过“碧玉长篙”和“黄篾篷”,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出行气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两淮的烟月、五湖的清风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使人心境宁静,宛如身临其境。接着,诗人通过“金梭织锦”和“琼尺裁云”来比喻工匠的辛劳与技艺,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随后,诗中对离别与归来的描绘,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桃杏断肠红”,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惆怅与思乡之情。最后的“岷峨二妙贻双璧”,不仅是对山水美景的赞美,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谊。整首诗在意象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上相得益彰,展现出杨万里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碧玉长篙黄篾篷”:形象地描绘出船的工具与装饰,展现出轻快的出行情景。
    • “两淮烟月五湖风”:强调自然景色的美丽,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 “金梭织锦烦时匠”:表现工匠的辛劳,同时暗示生活的琐碎与烦恼。
    • “琼尺裁云补化工”:比喻技艺的精湛,体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
    • “去路江山随意绿”:出行时的心境自由,江山如画。
    • “归时桃杏断肠红”:归来时的景象令人感伤,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 “岷峨二妙贻双璧”:以美丽的山景比喻情谊的珍贵。
    • “万丈光芒照病翁”:形象地表达了光明与希望,寓意在病痛中也要保持信心。
  • 修辞手法

    • 比喻:多处使用比喻手法,如“金梭织锦”形象地展示了工匠的巧手。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去路江山随意绿,归时桃杏断肠红”。
    • 拟人:描绘自然景色时,赋予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碧玉:象征高洁与美丽。
    • 黄篾:代表自然与乡土气息。
    • 烟月:意指朦胧的美景,往往寓意思念。
    • 桃杏:象征离别的伤感与思乡之情。
    • 岷峨:代表崇高的理想与美好的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碧玉长篙”指的是什么?

    • A. 船的工具
    • B. 织布的工具
    • C. 诗人的笔
  2. 诗中“去路江山随意绿,归时桃杏断肠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离别的快乐
    • B. 离别的忧伤
    • C. 对自然的赞美
  3. “岷峨二妙贻双璧”中的“双璧”指的是什么?

    • A. 两颗明珠
    • B. 两座山
    • C. 两位朋友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和刘德修用黄文叔韵赠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杨万里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透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杨万里更偏向于轻松愉悦,而杜甫则带有沉重的历史感。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选》
  • 《中国古诗词大辞典》
  • 《宋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春(三首) 奉天殿早朝(二首) 八月九日祀社稷述事 湘中杂言(四首) 沙河至采石(二首) 东湖晚眺 立夏前一日有赋 哭陈仲野都事没任所 至钟离发书寄婉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氏字旁的字 卖开头的成语 倜傥风流 矢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明耻教战 丨字旁的字 敌境 老迈龙钟 情若手足 攴字旁的字 湛浮 包含峙的词语有哪些 菽乳 刮目相见 浪沫 匠心独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