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3:29
寒夜
留滞常思动,艰虞郤悔来。
寒灯挑不焰,残火拨成灰。
冻水滴还歇,风帘掩复开。
孰知文有忌,情至自生哀。
在寒冷的夜晚,我常常停留思索,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悔恨。寒灯已无法点燃,残余的火焰也已变成灰烬。冰冷的水滴落下来似乎也停歇了,风吹动帘子,有时掩住,有时又打开。谁能知道文字中有所忌讳,而当情感深入时,自然就产生了哀伤。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仲明,号元白,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作者身处寒冷的夜晚,思绪纷飞,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中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的夜里对人生的反思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寒夜》通过描绘寒冷夜晚的场景,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诗中“寒灯挑不焰,残火拨成灰”展现了夜晚的寒冷与凄凉,灯光与火焰的消逝象征着希望的熄灭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冻水滴还歇,风帘掩复开”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不安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动荡与压抑。最后一句“孰知文有忌,情至自生哀”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文字表达的顾忌以及情感的深入所带来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命、情感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寒夜为背景,探讨了孤独、悔恨与深刻情感的交织,表现出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深切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寒灯挑不焰”有什么象征意义?
“情至自生哀”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