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魏衍三首

《赠魏衍三首》

时间: 2025-07-29 09:14:09

诗句

崔蔡论文不足过,新诗平处到阴何。

宁须万户权轻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4:09

原文展示:

赠魏衍三首
崔蔡论文不足过,新诗平处到阴何。
宁须万户权轻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崔、蔡的学问与论文不值得过于推崇,新的诗歌在平庸的地方又能有什么深意呢?与其依靠万户的权势来左右轻重,倒不如去追求那已经写好的千篇诗文。

注释:

  • 崔蔡:指崔道融和蔡伸,都是古代著名的诗人。
  • 论文:指的是诗文、论文的创作。
  • 新诗:指新的诗歌创作。
  • 阴何:意思是指在平淡无奇的地方又能有什么深意。
  • 万户权轻重:形容权力的大小。
  • 千篇一已多:形容作品数量的庞大而不见特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提倡诗歌应有真情实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宋代,正值文人辩论风起云涌的时期,诗人对当时流行的学术争论和诗歌创作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借以抨击浮夸和权威的学术风气。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崔蔡的诗歌的批判,揭示了陈师道对当时诗坛现象的不满。诗人认为,许多诗人和学者的作品虽然数量庞大,但缺乏真正的深度与内涵。他用“崔蔡论文不足过”来表达对流行学问的不屑,认为过于崇拜某些诗人的作品是没有意义的。接着,他提到“新诗平处到阴何”,形象地表达了对那些平淡无奇的新诗的不屑。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达力度,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愤慨与追求真理的决心。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宁须万户权轻重”,意在强调权势并不能代表文学的真正价值。他更看重的是作品的内在品质,而非数量。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陈师道对文学价值的独到见解及对当时学术风气的批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崔蔡论文不足过:崔道融和蔡伸的诗文不值得过于推崇,暗示当时的流行文学不够优秀。
  • 新诗平处到阴何:新诗在平淡无奇的地方又能有什么深意,质疑当下诗歌的质量。
  • 宁须万户权轻重:宁可依靠真正的文学魅力,而非权势的大小来评判。
  • 不待千篇一已多:强调数量并不代表质量,真正的作品应该是有深度的。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崔蔡与新诗的对比,突显诗人对文学的看法。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增强了诗句的力度。
  • 排比:在表达对权势的看法时,使用排比使之更加有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浮夸学术和诗歌的批判,强调文学创作应追求真实的情感与内涵,而非对权势的迎合或数量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崔蔡:象征着古代文学的代表。
  • 新诗:象征着当时的流行文化。
  • 万户权: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千篇:象征着作品的数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陈师道的《赠魏衍三首》主要批判了什么现象?
    • A. 浮夸的学术
    • B. 乡村生活
    • C. 宗教信仰
    • D. 战争
  2. “宁须万户权轻重”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看法?
    • A. 对权势的追求
    • B. 对文学的重视
    • C. 对金钱的崇拜
    • D. 对人际关系的看重
  3. 诗中的"崔蔡"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 A. 杜甫和李白
    • B. 崔道融和蔡伸
    • C. 王维和白居易
    • D. 苏轼和辛弃疾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赠魏衍三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前者对当时的文化现象提出批判,强调内在品质,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攻略》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满宫花 金浮图·繁华地 女冠子·双成伴侣 金浮图 秋夜月 菩萨蛮 女冠子 醉公子 何满子 江城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瓦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戛玉鸣金 囚攮的 豺虎 徒陈空文 降跽谢过 先字旁的字 包含奢的成语 户字头的字 还制 秉要执本 歹字旁的字 唐音 防芽遏萌 文人雅士 包含蝇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