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4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41:20
寄君玉
作者: 陈师道〔宋代〕
不见紫霄翁,侵寻鬓已蓬。
倦游乡域异,归梦夙宵同。
爱酒贫应甚,吟诗老更工。
清时公道在,未足叹途穷。
我没有见到紫霄的老翁,头发已经渐渐变得凌乱。
在不同的地方游历疲惫,归来的梦中却始终是同样的情景。
我爱喝酒,虽然贫穷却更是渴望,吟诵诗歌的技艺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更加精湛。
在清明的时代,公道依然存在,不必太过叹息前途的困境。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年-约1100年),字师道,号映雪,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善于诗文,尤其以律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不失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寻,展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寄君玉》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乐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开篇中提到“紫霄翁”,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对象。随着生活的变迁,诗人感到自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头发凌乱象征着他心中的疲惫与无奈。接下来的诗句则流露出对游历的厌倦,暗示长途旅行带来的身心疲惫,归梦虽美,却总是与现实相背。
在对饮酒与吟诗的描写中,诗人虽身处贫困,但却热爱生活,显示出他面对困境的乐观态度。诗的最后两句更是点明了主题,尽管面临困境,清明的公道依然存在,诗人对未来依旧怀有希望。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更是对社会道德的关注与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尽管面临生活的困境,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热爱生活,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不见紫霄翁”中的“紫霄翁”指什么?
A. 一位老者
B. 理想的象征
C. 诗人自己
诗中提到“吟诗老更工”,指的是什么?
A. 年龄增长,吟诗技艺提高
B. 诗人不再作诗
C. 诗人的生活质量提高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
B. 对生活的绝望
C. 对酒的热爱
答案: 1.B 2.A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