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4:2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25:25
椒花献岁新,瑄玉侍祠频。
此夕同华省,非才愧后尘。
江风迎苗旆,沙雨待朱轮。
不比斋官冷,端居弃掷春。
新年的椒花盛开,瑄玉在神祠前频频侍奉。
今晚我和华省的朋友们聚会,惭愧自己才华不及前辈。
江风轻拂,迎来了新芽的旗帜,沙雨等候着朱红色的车轮。
和斋官的冷清相比,我在此端坐,感觉春天被抛弃了。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代典故,但提到的“椒花”和“瑄玉”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象征吉祥和华美,表达对新年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在政治上主张稳健,反对变法,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首诗创作于元旦之际,诗人于尚书省与友人聚会,感慨自己的才华与前辈相比的不足,表达了对新春的期盼和对友人的祝福。
这首诗以元日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新年气息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切向往和对自己才华的谦逊。在开篇的“椒花献岁新”中,诗人用新年的象征花朵来传达节日的喜庆气氛,紧接着“瑄玉侍祠频”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美好的氛围。这里的瑄玉不仅代表了物质的华美,更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间两句“江风迎苗旆,沙雨待朱轮”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江风拂面,象征着新的希望。而“朱轮”则暗示着生活的繁华与富贵。最后一句“不比斋官冷,端居弃掷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尽管周围热闹,但内心却感到一丝孤独与惆怅。
整首诗以清新优雅的意象,交织出一种既喜庆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新年盛况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才能的谦逊,展现了诗人内心对春天的感慨与期待,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椒花”象征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惭愧?
“江风迎苗旆”中“苗旆”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