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3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36:26
原文展示:
边马思北依,晨风思北飞。役役会有还,之子胡不归。欲归又北征,适与风马期。忧端来无方,人则莫之知。不伤道里远,所惜光景移。肯以兰桂心,化作秋草萎。行道各努力,吾亦从此辞。
白话文翻译:
边疆的马儿思念着北方的家园,清晨的风也渴望向北飞翔。辛劳的日子终将结束,你为何还不归来?本想归乡却又踏上了北征的旅途,恰巧与风和马的期待相遇。忧愁无从说起,人们也无法理解。不担心路途遥远,只是惋惜时光的流逝。宁愿保持如兰桂般的高洁心灵,不愿像秋草那样枯萎。在人生的道路上各自努力,我也要从这里告别。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约1229年—1302年),字叔永,号鹤林,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泳在告别果山同僚时所作,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同时也展现了保持高洁心灵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边马和晨风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深切渴望。诗中的“役役会有还”和“之子胡不归”反映了诗人对归乡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而“忧端来无方”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人理解的孤独。最后,诗人以“兰桂心”和“秋草萎”的对比,强调了保持高洁心灵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僚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各自努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同时也展现了保持高洁心灵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边马”和“晨风”分别比喻了什么? A. 边疆的将士和归乡的愿望 B. 边疆的将士和清晨的风 C. 边疆的马和归乡的愿望 D. 边疆的马和清晨的风 答案:A
诗中的“兰桂心”和“秋草萎”分别比喻了什么? A. 高洁的心灵和心灵枯萎 B. 高洁的心灵和秋草 C. 兰桂和秋草 D. 兰桂和心灵枯萎 答案:A
诗中的“役役会有还”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辛劳的日子终将结束 B. 辛劳的日子不会结束 C. 辛劳的日子会继续 D. 辛劳的日子已经结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